代Cult1:80後80後已成名 青春太多可能

代Cult1:80後
80後已成名 青春太多可能

成名要趁早,但成名之後又如何?周澄和陳庭欣年紀相若,漂亮臉孔,不用憂柴憂米。但更大的共通點,是她倆都明白「人家沒有義務要了解你」。青春有太多可能性,見步行步有何不可?

記者:蔡慧敏
攝影:林栢鈞(陳庭欣)、梁細權(周澄)
髮型:Hair@LeeTheatre(陳庭欣)

周澄:
化名氣為力量

由五區公投到自爆曾在新花都夜總會做暑期工,女神、神女的帽子扣了一頂又一頂,周澄也算是「趁早成名」。但今年剛畢業的她忽然「急流勇退」,9月便會到菲律賓參加國際非牟利機構「FocusontheGlobalSouth」的計劃,研究全球化和東南亞發展的關係,為期一年。香港人與菲律賓的關係本來止於菲傭和呂宋芒,但原來跟團去旅行都可以無端死在槍下,白皙的周澄去到不怕曬黑?「一直都想去外國工作,開眼界。你不覺香港的討論很狹窄、很落後嗎?台灣十幾年前已經講公民社會,香港就是沒有文化思潮的土壤。」參加這計劃是去年年尾、剛開始埋首五區公投時的決定。揀選小而「偏」的NGO(Non-governmentOrganisation),是怕大路的計劃會走馬看花。很多人每天吃着賓賓煮的飯餸,菲律賓菜是怎樣卻不求甚解,因為港燦看世界角度很單一:「成日說中國經濟起飛,香港被邊緣化。但整個亞洲去咗邊?」她說菲律賓經濟落後,政治又離不開鬥爭和暗殺,看到警察和槍手在老鼠拉龜,根本整套國家機器都甩皮甩骨!但當地的公民社會是怎樣?唔知。去到後會落區實幹還是埋首研究?唔知,只知道這正循着她加入NGO工作的方向邁進。

■與前男友沙灘戲水,原來現時臉上的稚氣已減退不少。

別人無義務了解你

對於「成名」,周澄說是無心插柳:「自細心中便有團火,看見不公義的事,就要出聲,覺得要做點甚麼。」但總有人會將之理解為「上位博出名」,前男友就是因為受不了她成為公眾的談論對象而分手:「別人沒有義務去了解你,但我相信自己所做的事。」勞氣無謂,不如將名氣化為能量:「出名令我得到了很多機會,例如可以在專欄和電台講自己的觀點。」商台那12輯以各政策局為題的節目要在她離港前完成,《am730》的專欄會繼續。「去到會寫那邊的工作情況,希望香港人會睇。」一個普通學生妹的菲律賓遊記應該不會有太多人關注,但周澄的叫座力應該會好一點。至於「壞處」,是以前好多覺得她「麻煩」的同學也會忽然來電,僅此而已。

1.早在05年的六四燭光晚會,周澄已擔任旗手。

2.在立法會內向唐英年發炮被制止。

3.五區公投可說是周澄的「成名作」。

4.公投論壇上與長毛商討對策。

5.政改通過,何俊仁堅持行正門,與80後濕身作戰。

6.撐粵語,又關周澄事。

不想現在決定未來

說起中學,周澄就讀的培橋中學是左派學校,與她對民主的想法大相徑庭:「學校就是保守而現實:阿爺咁好,乖啲啦!六四是要鎮壓、學生被人利用、革命就係咁慘!但他們真心相信這一套,無法!」這落差造就了她今日的路,中一便加入支聯會做青年幹事:「當時是98年,回歸後成日講大國崛起,但被捕的維權人士越來越多,好想問點解。」05年中國入世貿,但全球化對蟻民有何好處?她念副學士時修LegalStudy,想藉此了解制度,繼而接觸基層團體,與社運人士合作,漸漸走到今日的位置。對於未來,雖然「在建制外做事」的目標相當明確,但也不無隱憂:「NGO在香港的生存空間很細,一講到撥款就沒有自主。」說到底還是想衝出香港:「講唔到有甚麼計劃,我不會定好25歲、30歲做甚麼。但希望先儲幾年經驗,再讀書。例如讀政治經濟學,可以作為研究後殖民主義的工具……」總之繼續為微小而美好的事而感動,為犬儒和偽善而火滾。不如去選港姐,名氣更大力量更大?「唔好啦,咁恐怖……」

■小時候與嫲嫲和妹妹(右)合照。

■文化中心外滿佈自由神,原來都是美少女的沙龍勝地。

■去菲律賓?岸西應該比乖女做新花都還要驚。

陳庭欣:
參選是最痛苦經歷

從前,當選港姐就是飛上枝頭,做明星、嫁入豪門,前途無限。但今時今日的港姐與一般80後無異——上位難。過去幾屆的港姐你記得邊個?應屆港姐冠軍陳庭欣說參選暫時是她所經歷過最辛苦的事:「以前讀書,考試失敗最多retake。但走到這一步,就不可能後退了。」TVB的外景通告慘無人道,只睡2、3小時又不能烏眉瞌睡,都不過是小事,當選後才是艱難的開端。妙齡女子被說是余慕蓮和翁金驊的混合體,說不介意都無人信:「未至於會喊,但點都會唔舒服。」陳庭欣說參選不為入娛樂圈,只是想「試一試」。若只是為了參加兩個月的暑期活動而承受壓力,似乎說不過去。但對於剛畢業、還沒有明確方向的女孩來說,nothingtolose就是大的理由:「想得太多反而會focus唔到。」

港姐冠軍想做環保署

未知自己適合甚麼

陳爸爸是警察,公務員最愛把子女送到英國留學。她在13歲起先後在NorthWales和曼徹斯特獨自生活。「一個人飛過去,轉機、過境時還有空姐帶路。」不比倫敦的多姿多采,又濕又冷的冬天不會太好過。周圍沒有太多中國人,從來都不是風頭躉。大學時選讀環境科學,但其實又不全是為了興趣:「想過讀Business,但有半班都是Chinese;而且全球暖化的問題好hit,對地理又頗有興趣,成績OK,所以便揀了。」09年夏天畢業後,在彼邦找不到工作,學生簽證又到期,惟有回家。但在香港搞環保無疑更令人洩氣:「我想入環保署,做甚麼職位都好,應該都可以學以致用。但中文欠佳,政府工的招聘考試都未必過到。」數月下來做過會計、保險、去過旅行,終於在今年初找到一份在獵頭公司的工作,由搵工變成幫人搵工:「沒有經驗,大部份工都不會請你。得到這個機會我都很surprised。」袁彌明說當年因為嫌辦公室八婆太多,所以參選,但陳庭欣說工作氣氛良好,同事們可以因為齊齊睇世界盃而集體放假半天:「公司甚至讓我停薪留職,若落選便回去。」因為「坐唔定」而放棄剛剛穩定下來的工作,現時當選,未來一年的路算是由TVB這「大家庭」鋪定了(陳庭欣怎看都不似是「hea爆」那種),之後繼續留在公仔箱內算是理所當然?「一年後的事沒有人知。在娛樂圈有機會當然會試,但我也不知自己適合做戲劇、主持、兒童節目還是甚麼。用這一年來發掘自己,卸任時再算吧。」

■5呎7吋,只得104磅,瘦到暈!

9. 學Wyman話齋,怎可能控制在重要時刻以最靚一面示人?

箍牙?我試過啦!

說回當選一刻那為人詬病的笑容。就算網民的抨擊是「網上欺凌」,在這行業,沒有觀眾緣的確很難搞:「總不會全世界都支持你。以前圍繞在身邊的都是家人、朋友,當然只聽到支持的說話。笑容可以改善,但不可能satisfy所有人。難道有人不喜歡我雙眼皮便要去整容變成單眼皮?」重看她得獎的一幕,那驚喜的反應很真切,要改善,難道要箍牙?「其實已經箍過……如果當日不是在台上,我想我應該開心到周圍跳了!」她說現時出街有人認得,街坊們會讚她「原來咁瘦」、「真人靚過上鏡」,這倒是真的,談吐大方是bonus,難怪攝影師說:「我接受到佢代表香港喎。」

10. 碧波盪漾,不及羅仲謙的事業線。

7. 因為「唔靚」而獲CNN「青睞」。

8. 網民鬧人唔使本,現時facebook的反豬扒群組仍不時有update。

11. 老實說,陳庭欣的身材相當good。

12. 比賽前被狗仔隊偷影,難得清湯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