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感染嚴重的傷口很多時因難以癒合,令康復時間很漫長,港島東醫院聯網轄下的普通科門診,每年便有萬多名病人接受傷口換藥服務,平均每人要換藥近六次,為了提升治療質素,該聯網引入全港首創的傷口內視鏡檢查,令護士可及早發現及處理一些難搞的複雜傷口,令康復時間可縮短三至六成。記者:梁德倫
港島東醫院聯網昨日公佈10/11年度工作報告,骨科服務重整、加強微創骨科手術及護士主理的傷口護理服務均是重點項目。
該聯網顧問護師(傷口及造口護理)何志偉表示,病人因傷口換藥到普通科門診求診次數近年持續上升,例如06/07年約有1.5萬名病人接受傷口換藥服務,門診總共提供的傷口換藥次數達8.3萬次,每名病人約需換藥5.3次;至07/08年度病人數目相若,但傷口換藥次數升至8.8萬次,每人要換藥5.8次。
傷口護理採三級制
何志偉稱,為確保病人可得到具質素的傷口護理服務,減少治療次數,聯網於08年中開始試行傷口護理三級制,普通傷口護理依舊由普通科門診護士負責,若遇到較為複雜的傷口,則交由資深護師負責,若資深護師未能處理的複雜個案,則會再上交由顧問護師處理。
該聯網又首創以內視鏡檢查傷口,何志偉表示部份傷口的情況複雜,難以用肉眼辨識,「有啲望上去創口好細,但可能裏面受傷範圍好大」。以往患者可能多次覆診,也未能發現問題,但引入傷口內視鏡檢查方法,可讓護士更準確評估及檢查複雜傷口。計劃試行年半以來,以受感染的手術傷口為例,康復日數由以往平均35.8日,減至25.3日;多數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腳部潰爛,則由88.8日大減至34.7日。
除了傷口護理外,該聯網行政總監任燕珍表示,希望可將每年的微創手術數量由60多宗增至100宗;另又會加強骨科手術服務,增加50個關節置換手術名額,令輪候時間減至15個月,並提供「快線」服務,讓較年輕的病人可縮短留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