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各國電視台充斥飲食節目,觀眾有要求有心得,「吃」雖易拍也最討好,但已不能欺場了。
外國飲食節目有內涵些,稀奇古怪食材或貌不驚人「飯麪專題」,均有幽默介紹。主持人功力吸引。
說到主持人,以日本最大驚小怪,總愛浮誇歡呼:「屙一屎──」但那些東西不怎麼樣,一望即知。他們給足食店面子。
中國大陸含蓄些,但「乾」,正經八百,好像不沾文化歷史醬料就對不起食物。旁白又很「中央台」。我希望祖國這些提升生活水準的節目活潑些,再小資也不會被批鬥的了。
韓國推介大盤的墨魚、大鍋的醬湯、大菜大肉大型火鍋,全是鮮艷的辣椒大蒜,色彩和味道濃烈,他們用金屬湯匙吃飯,一邊吃一邊揮動,湯匙像武器。
台灣小吃特多特有趣,主持人愛滔滔不絕,「自來熟」,熱情得很。
香港的很濫,各台水準參差。空洞無腦之美女主持,什麼都咬一口便含着食物:「唔──好味呀!好正呀!」見燕窩就「好養顏呀!」見花膠就「好多骨膠原呀!」通用語是「煙煙韌韌,好有咬口!」一回還見某主持把筷子當指揮棒,她吮一口,再向鏡頭指點,質素如此仍收貨?是編導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