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菲律賓的悲劇,人神共憤。有朋友用「生死有命」來慨嘆事情的終結方式,但士佳不敢苟同,天降飛石還可說天命難違,可是今次完全是策略錯誤。我不是軍事專家,但只要稍有常識,都應該知道這次營救行動錯漏百出,錯過了無數的機會,例如在下午送飯期間,就應該趁兇徒在無防範下將他制服。
另外,拘留兇徒的家人又是另一失敗,萬一惹怒了兇徒又怎收科?警方有否考慮如果兇徒開槍後怎辦?特警闖入前應準備甚麼?入黑後又怎辦?……很明顯,指揮官就是沒再因Whatif去策劃不同變數下的各種應變措施。悲劇當然是意外,但能否減少傷亡則是策略優劣與否的關係。
無意將今次的不幸事件與投資扯上關係,但策略對做人處事真的很重要,我們每天都在作戰,每天都有準備策略,不是只準備一個策略,而是想好四五個變着,當遇上突變便可快人一步、臨危不亂,以最好的時機應市。
兵貴神速定勝敗
就以昨日大市為例,本欄讀者早知筆者以期指20800為關鍵,跌穿便看淡,目標20400之下,但昨日裂口低開,一開已達20700水平,不到5分鐘跌至20675水平,應該追沽還是按兵不動呢?如果不是早有計劃,絕對可能做錯決定。
筆者計劃先沽出1/3,若現貨開市後續跌,每升50點再沽1/3注,奏效與否不重要,重要是兵貴神速,其後大市不足一小時反彈近250點,肯定是突變,超出預期,如無預先計劃,又可能平倉止蝕收場,先前打算減持現貨總算做對了決定。當時心中所想是再升200點又怎樣做?「Whatifandwhatif」是投資策略離不開的問題。
我們在罵人家營救失敗之餘,亦應從中領悟策略可決定勝敗,甚至扭轉生死,願讀者共勉之,亦願遇難港人得以安息。
張士佳
寶來證券(香港)董事 投資服務部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