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斷層 - 邁克

時間的斷層 - 邁克

簡體字版《重訪邊城》收張愛玲五零年以後的散文,似乎只漏《鹿苑長春》譯後和《老人與海》譯者簡介——十多歲時看過,之後再找不到,記不清是序還是跋。也收她過世後發表的《一九八八至——?》,這篇我由第一眼看見就幻想是未完成的小說,主角不一定是在巴士站留下永結同心證據的疑似華裔新移民,更可能是等公車百無聊賴的敘述者。一個去看牙醫的老太太?雖然不住在難民聚居的山谷,住在「房租特別貴些的地段」,正如她自己話齋,「公車乘客大概總是沒錢的囉」,可想經濟拮据。然而窮困並沒有影響高超品味,她描繪的羅省街道圖,一幅幅都像RichardDiebenkorn的畫:「山上山下橋下,三個橫幅界限分明,平行懸掛,三個截然不同的時期,像考古學家掘出的時間的斷層」。
狄賓翰二十世紀中期大紅大紫,是加尼福尼亞藝術家代表人物,當時張居住灣區,應該不會沒見過他的作品。最著名的系列叫《海洋公園》,全是從畫室窗口望出去的半抽象風景,高架公路把畫布分割成涇渭分明的「演區」,「再往下看就是大街了,極寬闊的瀝青路,兩邊的店鋪卻是平房或是低矮的樓房,太不合比例,使人覺得異樣,仿佛大路兩旁下塌」。連用色也十足十:蒼綠、暗銀、暗紅、褪淡了的軍用罐頭茶褐色、老黃、棕色、橄欖綠。背後托着「不很藍的藍天」。七十年代末三藩市現代美術館為他辦了大型回顧展,我迄今歷歷在目。每逢星期三晚上免費開放,吸引大量學生、波希米亞族群和前嬉皮士,大家都很窮,可是大家都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