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陳先生於7月初在百貨公司購買了一包由韓國進口的Chongga泡菜,一直放在雪櫃,近日欲打開食用,發現包裝袋膨脹,最佳食用限期為本年10月30日,他擔心食物變壞,已送交食環署檢驗。
並無導致中毒細菌
該產品代理KofcoEnterprise(Asia)Co.Ltd.表示,未開封的泡菜脹大,應與儲存溫度過高有關。因泡菜屬發酵食物,無論開封與否,必須立即放入攝氏0至4度的雪櫃格內儲存,以免受熱空氣影響,引致發酵食物繼續膨脹,惟強調此情況不影響其品質,可安全食用。另外,該公司建議可剪開泡菜包裝,將泡菜儲存在食物盒內,再放進雪櫃冷凍。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應用科學系食品科學及食物安全課程主任方麗影博士指,生產商通常會放一些吸水、吸氧或吸氣劑為食物保鮮,上述泡菜包裝上註明使用了吸氣劑以吸取裏面的二氧化碳,膨脹的原因可能是吸滿氣體或吸氣劑失效,多數因未有在適當溫度儲存,溫度過高加速包裝內氣體產生,令其膨脹。
方博士指,如擔心食物不安全,應不要食用,惟泡菜是發酵食物,其特殊情況下因過熱而膨脹,繼續食用應無大危險,可在泡菜包裝篤穿三個洞口先讓氣體排出,再取出以沸水煮熟殺菌。
食環署表示,已就泡菜樣本進行病菌測試,並無可導致食物中毒的細菌,是否變質則待進一步化驗。至今該署只收到上述一宗投訴。檔案編號:0731001
社會服務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各類表格: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forms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