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最震撼基金界的新聞,並非宏觀經濟或股市消息,而是殿堂級對冲基金經理StanleyDruckenmiller決定退休。Druckenmiller投資紀錄輝煌,如長達30年沒有負回報、協助索羅斯與英倫銀行對賭大賺10億美元等。
由於對冲基金的資料往往是保密的,因此外界流傳的數據往往不容易被確認,但如果Druckenmiller真的能夠在過去30年平均每年回報30%,那麼從第一天開始投資1000美元於他的基金,經過30年的複合增長,已升值近2600倍至262萬美元!所以大家可別小看「世界第八大奇景」複合增長的利害,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個能幹的基金經理。
另外,基金界另一位高手PaoloPellegrini亦宣告不再為客人管理資產。他的投資紀錄較短,最出名的交易是在2008年協助約翰保爾森(JohnPaulson)沽空美國次按市場而大賺一筆。
風險指標變數多
其實,Druckenmiller和Pellegrini所管理的對冲基金,策略主要以宏觀交易(Macro)為主。意味他們甚少會因應個別公司(微觀)的業績或前景,而買入或沽空股票,主要考慮一些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例如美國新屋銷售數據、日圓走勢、美國長期國債息口走勢、資金流向、政府國策等),從而制訂投資策略。
自從08年金融海嘯後,專業的投資者越來越重視宏觀因素,擔心會有另一個危機出現。畢竟一間公司的營運數據及增長潛質如何好,如果宏觀經濟出現危機,公司的股票及債券也可以跌至極不合理的水平,令投資者蒙受極大的賬面損失。不過,今年宏觀交易很不容易,因為主要的風險指標(如美國債息、日圓及黃金)都意味前景存有很大的不穩定性。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