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經常成為傳媒焦點的畢菲特不同,辛普森多年來均刻意保持低調,未到最後一刻都不會公佈投資決定。除跟畢菲特一樣,奉行長線持有及價值投資法外,他亦有自己一套投資理念,包括盡量遠離市場大眾,以及不會使用彭博社一類的財經資訊機,堅持分析原始數據。
堅持分析原始數據
辛普森的工作一向維持低調、簡約,他在一間4房辦公室工作,僅聘用一名助手和一名分析員,每日的工作報告不足四分一頁紙。他在07年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稱,遠離嘈雜的大圍市場氣氛,可令他保持超卓的投資表現。
他既不聘用大量研究員,亦不使用財經資訊機,認為應多思考、少行動,與一般投資者剛剛相反。他解釋說,當他使用彭博社一類的資訊服務時,他看到的只是新聞故事和市場的一舉一動,惟他希望自行分析所有資訊,而不是一些經別人篩選又未必相關的資訊,對華爾街大行的報告更是持懷疑態度,認為他們別有用心。
他與畢菲持僅維持每周甚至兩個月一次的交談,大部份時間均單獨作出投資決策。他認為,應盡量由較少人參與決策,避免太多人各持己見,無法達成共識。
在07年,他曾與外界分享其5大投資心法,第一是不必清楚劃分價值和增長投資,他個人便經常以便宜的估值吸納高增長股。第二是每次分析一項投資時,必先考慮所有負面因素,即「不投資」的原因,經此細心審視後,將對投資決定更有信心。
第三是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不要做能力範圍外的事,這也是他不太沾手科技股的原因,但他強調要不斷學習,吸取新知識,例如他曾親赴印度,了解這個高速增長的經濟體。第四是保持耐性,越長線的投資,回報越佳。最後是買股好過買債,因為股票通常較易「執平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