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一句「切實增加住房有效供應,堅決抑制投機炒作行為」並非空話,中央各部委打完「囤地」打「囤房」,外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北京正全方位發力谷房屋供應。同時,本報獲悉,當局可能在部份一線城市上調土地增值稅預繳率至3%,進一步收緊發展商水源。
記者︰應毓華
樓市調控進入「深水區」。流傳在各部委間的「名單」,看來不止一份。紅極一時的「囤地黑名單」硝煙未散,「囤房」名單已在醞釀。內地《經濟觀察報》引述住建部知情人士證實了該名單的存在,惟遭到該部新聞處否認。
該報道指,該「囤房」黑名單認定標準未有定論,故遲遲未能轉發中銀監,現時住建部正在剔除一些情節輕微的違規紀錄,以免「誤傷」無辜開發商。
囤房黑名單快公佈
據悉,理論上違反《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並有處罰紀錄的房企,都將進入這份名單中。但住建部認為,若按此標準實行,許多知名開發商都會上榜,打擊層面過大,故需對名單進行修訂。
不過,但凡涉嫌囤房、違規調價等造成負面影響較大行為的企業,「肯定會被名單重點照顧到」。
除公佈誰是「囤房王」,監管機構亦就向地產商吹風,示意會向個別一線城市上調土地增值稅預繳率,由目前1%上調至2%至3%不等,比早期2%的上限多出一個百分點。一地產商對本報稱,上述稅款是可承受的。
為限制開發商現金流,國稅局曾在6月公佈《關於加強土地增值稅徵管工作通知》,規定東部地區省分土地增值稅預徵稅率,不得低於2%,中部和東北地區不得低於1.5%,而西部地區則不得低於1%。
稅率將上調1個百分點
至於早前囤地黑名單的新動向,上周四國土部召開發佈會,承認2815幅閒置土地中,有60%由政府原因造成。
雖有學者及政府官員指,由於拆遷及城市規劃調整造成的土地無法按時開發,並不出奇,但是仍引發民眾對地方政府的質疑,連國土部部長徐紹史都坦言,對於即將到來的土地問責「壓力極大」。
《華夏時報》報道,國土部已與部份土地違法嚴重地區的市長約談。國家土地總地查辦巡視員張璞說︰「即使負責人調走了,但如果這土地違法違規發生在任內,也要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