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上周向加拿大鉀肥公司(Potash)提出敵意收購,明顯是覷準全球、尤其是中國糧食需求不斷上升,要繼鐵礦及煤之後,再一次截中國糊,為賺盡人民幣鋪路。有見及此,中國立即放出風聲,中央企業中國中化集團旗下上市子公司中化化肥(297)已表示「密切注意」事態進展。
大同認為中國出手購入Potash只是遲早問題,而由Potash持有22%股權的中化肥,順理成章成為最有可能的併購者,這才不致令中國重蹈鐵礦石一役的覆轍,被供應商壟斷價格,左右生產成本。
由於肥料短缺,很多地方的農作物收成都未如理想。以中國為例,人口佔全球20%,但可耕地卻只有6%。這次爭奪戰的主角──鉀(Potassium),與氮和磷一樣,是植物所需的三種主要成份,鉀使植物得以抗病、熬過寒冬、進行光合作用及增加農作物收成。
美國肥料學會(TheFertilizerInstitute)指出,中國及印度在耕種時使用的鉀肥,只有美國農夫的一半。儘管如此,中國目前仍是鉀肥進口大國,據中國化肥網分析師表示,現時中國每年需要1000萬噸鉀肥,當中至少50%依靠進口。中國正努力扭轉這局面,3月時,中國地質大學公佈已成功研製在礦石提煉碳酸鉀的技術,但始終無法應付日益上升的需求。
必和必拓早覬覦鉀資源
必和必拓在這次併購中,一開始已擺出志在必得的決心,更令中國防範。首先,為了這宗自去年3月以來全球最大宗的潛在併購,公司已從6間銀行安排了450億美元(約3510億港元)的充裕資金。今次事件看似礦業霸主必和必拓開始涉足化肥業,事實是公司4年前已開始部署全球鉀礦資源。
必和必拓06年與加拿大薩省安各羅鉀礦(AngloPotash)組合資。到08年7月,必和必拓宣佈以2.84億加元(約21億港元)全購安各羅,至今年初再斥資3.41億加元,收購另一加國鉀業阿薩巴斯卡鉀鹽(Athabasca),今次欲收購龍頭Potash,只是再次凸顯稱霸化肥業的決心。
鉀肥業分析師李峰認為,必和必拓收購了上述公司後,已擁有接近1000萬噸的鉀肥產能,若今次成功收購加拿大鉀肥,將可令產能規模擴至2000萬噸。根據必和必拓08年統計,全球對鉀肥的需求量約5000萬噸,若收購成功後,僅必和必拓一家公司的產能便佔總需求的近50%,的確有能力左右鉀肥的價格。
是次併購涉及兩大資源龍頭,特別吸引市場眼球。事實上,天然資源爭奪戰從沒停止,只是最近再熱起來。單計上周,便有兩宗大型資源企業併購消息,包括北美第三大肥料製造商Agrium出價12.4億澳元(約86.3億港元)現金,收購澳洲最大小麥出口商AWB,超過澳洲GrainCorp的出價,刺激AWB股價暴漲3成。此外,印度礦業公司Vedanta以96億美元,收購當地第四大石油公司Cairn,正式涉足跨資源領域。
話說回來,必和必拓能否成功收購Potash,將直接影響糧食價格,所以讀者也應像中化肥一樣,密切留意併購事態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