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發出通縮警號,引發美股蒸發5000億美元。聯儲局決定把到期按揭證券回籠的資金轉投長期國庫債券,及思科行政總裁錢伯斯對前景有保留,都令金融市場氣氛驟變,由「貪得無厭」變「膽戰心驚」。
這股不安氣氛更由股市蔓延其他市場。歐元兌美元從1.33插水至1.27,而日圓兌所有G10貨幣均彈升,反映市場風險胃納收縮。
7月的升浪已成過去,8月所面對的,正是令人不安的投資環境。事實上,股市縱然在7月向上,可是未有高成交量配合,而美國標指既未能衝破1130點,亦無法企穩在1110點的200天線支持,好友們似乎開始意識到,美國經濟可「V形」反彈的期望是癡人說夢。
美股9月10月多災難
甚至乎對冲基金也尋找資金避風港,寧可把資金泊到孳息貼近歷史低位的美國國庫債券。金融市場究竟面對何等風險呢?
美國消費物價連續4個月下跌,通縮「魔咒」再困擾市場。此外,美國失業率可能會升至10%,到時難免會打擊消費開支。
再者,當局加緊監管金融業,銀行貸款和盈利增長恐放緩。至於孳息曲線橫向發展,預示經濟擴張減速。科技股、銀行股和能源股再不是帶動大市向上火車頭。房市方面,即使美國按揭利率已降至低水平,可是斷供潮似有重現之勢。
另外,美股過往在9月和10月份可謂多災多難,1929年大跌市、87年股災、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出事,以至雷曼兄弟爆煲,都是在這兩個月份發生。如今,投資策略就是只把新資金投放到「高息股」,輝瑞(Pfizer)正是傳統的防守型股份。緊張不安的好友們是時候改變一下心態了。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
麥曉林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