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播《男兒當自強》?Out喇!舞獅出場可以播《IQ博士》。」姜偉忠師傅與兩位弟弟,人稱「三姜」,是新派舞獅表表者,首創HipHop舞步Crossover舞獅,又搞潮獅展帶舞獅行Catwalk,不玩傳統地青改跳高樁。曾被行家罵不倫不類,他們卻說:「舞獅一樣潮得起,等同玩中國X-Game!」
記者:趙志雄
攝影:陳盛臣、陳陶鈞
主攻新花式
大哥姜偉忠自小習武,跟其父拜周漢興為師,接受過傳統武館訓練,八十年代本地武館漸式微,千禧年後他想到把「周漢興龍獅總會」舞獅團重新包裝,始料不及獅隊會變成為今天的舞獅爆騷王。由商業宣傳活動、娛樂圈影視製作到傳統節日賀誕都見到他的獅隊大跳高樁。傳統南方舞獅採地青,即把青放在地上,然後舞獅去採;姜偉忠的新派舞獅隊就會跳梅花樁,難度和危險性大大提高。
「玩梅花樁,獅頭和獅尾都要在高樁上的鐵餅之間跳來跳去,還要被獅頭和被蓋住,萬一跳的落點不準確,就會撞到高樁或鐵餅,爆缸骨折是例牌的了。」姜偉忠:「所以我說這是中國的X-Game,警察、白車都來慣我的武館,一說周漢興,便知道又是爆缸骨折。」
他表示學生的家長都上過武館,知道舞新派獅易受傷,但見到個個弟子認真訓練,不是遊蕩街頭周圍惹事生非,都很支持。九十後的賢仔和嘉杰,就讀佛教馬錦燦紀念英文中學,中一起學舞獅至今已五年,曾奪多個武獅比賽獎項,最近的會展電腦節,他們亦有份舞獅,他們說:「新派舞獅比舊派的動作爽快得多,如果不加入花式新元素就會大大失色,雖然現在動作危險了,但武館也變得文明,不再有踢館等事件發生。舞獅尾比舞獅頭危險,因為被獅被蓋住,在八呎高樁上,第一眼看得不準就跳,便很容易出事。」
不練功先上樁
以前武館以跌打為生,舞獅得習武拜師,有深厚武術根基才有機會表演,這關係到為自己武館爭光。時至今日,舞獅已變成體育運動和課外活動,舞獅者亦不用懂功夫,例如訪問當天,一班電訊公司的員工將為公司活動表演,便請姜師傅幫忙訓練七天,姜師傅稱這為「七日鮮」,即用最簡單的口訣、步法教他們舞地青,舞起獅來亦似模似樣。「平日來學獅的學生眾多,但真正收為徒弟的不多,」姜偉忠:「所以叫我『忠Sir』的人遠多於叫我師傅。」
姜偉忠:「八十後和九十後的年輕人反叛,不夠刻苦易放棄,學武獅的心態是最緊要好玩,所以一開始我便讓他們爬兩米高樁,讓他們跳過跌過,受過挫敗才明白基本功夫的重要。如果一開始就要他們紮馬,過幾天就沒人學了。當年我們拜師,每天紮馬紮到腳軟,頭幾年別說舞獅,好奇摸獅頭都被師傅打。」二弟姜偉康:「以前舞獅也論輩份,師兄舞獅頭,我們只有拉獅尾份兒,表演打錯一套拳,回去要打藤,那時師兄弟比親兄弟更親。」姜偉忠:「我這裏不是武館,是舞獅訓練中心。現在的八十後和九十後,你要跟他們做朋友,不能擺起一副高高在上的師傅嘴臉。舞完獅,我會跟他們飲酒唱K消夜,但如果我發現他們吸毒,就一定革走。」
別以為姜偉忠四字出頭就老土,其實他由頭潮到落腳,穿的不是底衫功夫鞋,他風趣地說:「學生見到我穿BathingApe,會覺得舞獅是潮的。」
出場播《IQ博士》
2009年在朗豪坊搞潮獅展,請來娛樂圈中人和時裝設計師設計獅頭,還帶舞獅行Catwalk,確實是反統傳所為。平日獅隊的獅頭、制服、海報設計都由三弟姜偉池負責,他說:「傳統用黃紅黑代表劉關張,我覺得舞獅可以色彩繽紛和科幻點,就做了螢光獅和夜光獅,獅頭做得可愛點就可討小朋友和女仔歡心,例如情人節,我會加LED燈做粉紅色獅子,有隻獅頭甚至畫滿蠟筆小新,試過出場播《IQ博士》。舞獅一樣潮得起,曾有行內前輩說我們不倫不類,但一場騷最緊要是觀賞性,外國唐人街舞獅最吸引外國人,2003年我就把HipHop舞步Crossover中國舞獅,在尖沙嘴表演,請了班舞蹈員先跳HipHop,然後舞獅跳舞蹈員跳的舞步,像街頭舞Battle一樣,觀眾很受落,與其說我們是新派,我說我們不失傳統而更勝傳統。」
論傳統,三兄弟表示馬來西亞等地比香港保留了更傳統的獅藝,都是文革時期傳過去的,三兄弟認為今天舞獅已成為商業活動,再不能墨守成規,例如傳統獅頭不會給人點睛兩次,但現在的宣傳活動,主人家點睛給傳媒拍照是例行公事,難道你每次表演都不讓人家點睛嗎?」
周漢興龍獅總會姜偉忠龍獅團(25529977)
黃竹坑業勤街33-35號金來工業大廈2期25樓I&J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