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針灸治療痛症的成效醫學界仍有不少爭議,是有真正療效抑或是心理作用?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真、假針灸對膝關節炎患者同樣有效,假針灸組的痛楚度甚至更低,研究顯示負責針灸的醫療人員面對病人時,若對治療表現得充滿信心,病人在自我評估時的痛楚指數會較低,對針灸也越有信心,所產生的心理治療作用越高。
醫護態度積極助病情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ofTexas)一項研究邀請了455名膝關節炎病人參加,他們被分為三組,第一組人不接受治療,第二組接受只刺穿表層皮膚的假針灸,以及第三組接受真針灸,第二、三組患者會被隨機分配到不同的針灸治療師,接受20分鐘共10次治療。一批治療師在針灸時會對病人說一些很積極的說話,例如「我曾成功治療很多膝關節炎患者」,另一批治療師則會對病人說一些較中肯的評語,例如「針灸治療不一定有效」。
研究結果發現受治療師影響,對針灸效果充滿信心、但獲安排接受假針灸的一組病人,自我評估膝關節炎的痛楚改善稍高於真針灸組,若與不治療組別比較,真、假針灸兩組患者的病情也有改善。負責研究的痛症專家表示,醫護人員在治療時若態度積極,對改善痛症有心理上的幫助;也有可能是只需在合適的穴位下針,針灸的深淺度未必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