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園生6.3%近視比率10年增兩倍 搭車打機是元凶

幼園生6.3%近視
比率10年增兩倍 搭車打機是元凶

【本報訊】港童在搭車時也分秒必爭地埋首打機,小心壞眼,年紀小小已成為「四眼族」。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幼稚園學生患近視的比率達6.3%,較10年前急升近兩倍,近視度數平均達222度,甚至有幼稚園生在求診時竟有1000度近視;眼科醫生指家長護眼意識不足,任由子女在搖晃的車廂內打機,令眼睛的負荷加劇,是導致幼兒近視惡化的元凶之一。記者:鍾麗霞、陳凱迎

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系於06至07年為800多名幼稚園學童驗眼,發現有100度以上近視的比率達6.3%,較96至97年同類型研究,只有2.3%幼稚園學童有近視比率大幅增加,學童的平均近視度數也由157度增至222度,但研究未有分析導致近視的風險因素。

年僅3歲千度近視

該系系主任林順潮昨日指,港童近視惡化估計與遺傳及家長的護眼意識不足有關,他舉例,小朋友經常在車上聚精會神打機,可以引發近視,或令近視加深,因在搖晃不定的車廂內,集中精神視物會令眼睛負荷增加。另外,閱讀距離太近、長時間對着電腦,也會增加眼睛負擔。
更有家長誤以為配足眼鏡的近視度數,會令子女的近視容易加深,但近年研究顯示情況剛好相反,「(若眼鏡度數不足)小朋友戴咗眼鏡睇遠嘢都係好模糊,眼球就會拉長咗,近視自然加深得快。」他表示加上港童少戶外活動,也會令近視容易加深。
學童需戴眼鏡的比率不斷上升,該系教授范舒屏表示,近兩年接獲不止一宗3至5歲幼童求診時,近視已達1000度的個案,檢查顯示幼童的眼睛先天結構正常,但是否與長時間打機或看書有關則要進一步跟進。她表示為了保護視力,小朋友搭車時不應進行「用眼」的活動,避免長時間使用智能電話、打機、上網或做功課,要給予眼睛休息時間。

應及早預防及矯正

醫學界將600度以上界定為深近視,超過1000度屬病理性近視。林順潮表示若父母及家族有深近視問題,小朋友也較大機會提早出現深近視,早前有研究發現兒童在發育時期使用「阿托品」(Atropine)眼藥水,可抑制眼球拉長,減低近視加深的風險,但治療需持續數年。
他警告兒童越早有近視,成年後有深近視風險越高,深近視更可引發多種可致盲的眼疾,如視網膜脫落、黃斑點出血及水腫、白內障及青光眼等,故提醒家長不要輕視兒童近視不斷加深的問題,及早發現有近視,並作出適當的矯正及預防度數加深,避免日後患上嚴重眼疾。

五招防兒童近視加深

1〉閱讀及使用電腦時保持適當距離
2〉用電腦30分鐘要休息最少30秒
3〉增加戶外活動
4〉三歲開始要定期驗眼
5〉在發育時期近視眼鏡的度數要配足
資料來源:林順潮教授

家長回應

黃女士:「如果近視真係加深,家市面上有好多方法,可能戴矯視隱形眼鏡。」

區女士:「唔會俾佢上咁多網,學校要用電腦咪俾佢用,唔會俾佢搭車打機。」

預防近視
用電腦半小時 望遠半分鐘

隨着電視、電腦及電子遊戲機等產品大行其道,不少家長面對子女的近視度數不斷加深也感到束手無策。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系系主任林順潮建議家長五招防近視加深方法,尤其要鼓勵小朋友每使用電腦半小時,就要休息最少半分鐘,「唔係閉目養神,而係盡量望遠嘢,越望得遠眼睛肌肉越鬆弛。」

眼睛距電腦70厘米

長時間近距離閱讀及看電腦螢幕,會令眼睛負荷增加,林順潮建議閱讀時書本距離最少要30厘米,眼睛與電腦螢幕的距離則要保持最少70厘米。另外,小朋友經常參加戶外活動及眼鏡度數足夠,並於三歲開始,當眼睛發育穩定後定期驗眼,也可預防近視惡化,「其實好多預防措施都好容易做到,但唔係咁多人肯做。」
隨着糖尿病患者增加,林順潮預期市民患上白內障、青光眼或眼底疾病的風險會上升,因為最終九成糖尿病患者的視力也會受影響,但若糖尿病控制得好,糖尿上眼的風險或惡化速度會降低,他提醒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也要注意血壓及腎臟功能是否正常。
西方醫學現時對改善多種眼疾效果有限,林順潮表示中大近年與汕頭大學合作,研究針灸治療多種眼疾的成效,除了早前已發表研究結果的針灸輔助治療兒童弱視外,也計劃進行針灸改善眼乾症、眼睛敏感及青光眼等研究,估計一至兩年內有研究成果。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