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商界和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功能組別,被踢爆選民分別包括21間外國駐港領事館,以及直屬台灣政府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引起政界譁然。不同黨派議員和法律學者直斥政府有關安排違反《基本法》原意,猶如引入外國勢力干預本港選舉,促請政府盡快修改現有選舉法例堵塞漏洞。有泛民主派議員指出,事件進一步凸顯功能組別制度極度荒謬和不公平,「早就應該廢除咗佢」。記者:林俊謙
有線電視翻查最新功能組別選民登記冊,發現商界(第一)功能組別議員的選民,即香港總商會會員,包括比利時駐港總領事館、維也納市政府辦事處,合資格但未登記的選民更包括英、美、德、日等21國駐港領事館,以及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政府街道委員會。
台灣代表也成為選民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選民則更感敏,包括直屬台灣政府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光華文化中心接受傳媒查詢時,先稱「不知道」何時登記成為選民,後則改稱「不知道已經成為選民」。現時商界(第一)及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議員分別為林鍵峰及霍震霆。
選舉事務處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昨日拒絕回應讓外國駐港領事館成為選民,有否違反《基本法》原意,只稱功能組別團體要授權一名合資格人士代表投票,獲授權人士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及登記成為地方選區的選民,指做法符合法例要求。
香港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張達明指出,《基本法》第26條規定選舉權屬於香港永久居民,政府現時容許海外作為功能組別選民,已經違反《基本法》立法原意。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稱,下屆立法會選舉前政府必須修例堵塞漏洞。獨立議員何秀蘭說,海外政府的駐港代表竟比港人有更多選舉權,反映功能組別極度荒謬和不公平,「早就應該廢除咗佢」。基本法起草委員李柱銘相信有關安排屬本港立法範圍,是由臨時立法會所定,指有關內容若違反《基本法》,將有機會被推翻。
左派:引入外國勢力
聯會議員王國興則對事件表示譁然,認為政府現有安排猶如引入外國勢力介入本港選舉,力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回應事件的說法「政治不正確」,因為即使外國駐港領事館授權香港永久居民作代表投票,亦難以改變外國政府插手本港選舉的事實。
涉行政干預選舉
12政府機構擁投票權
【本報訊】多個由特區政府控制的機構,包括機場管理局及旅遊發展局亦被揭發擁有功能組別投票權。有議員和法律學者批評,特區政府具影響力的公營機構若參與功能組別投票,將涉及政府支持某候選人,構成行政機關干預立法會選舉。
至少12間由特區政府控制或具影響力的機構,在不同功能組別擁有投票權,包括市區重建局、旅遊發展局、海洋公園和出口信用保險局可以在商界(第一)界別投票;生產力促進局、應用科學院能在工業(第一)界別投票;機管局、職業訓練局、香港藝發局則分別能在航運交通界、批發及零售界和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投票。政府全資擁有的香港按揭證券公司及擁有逾半股權的港鐵和香港印鈔有限公司,亦擁有投票權。
無交代投票立場
機管局及旅發局接受查詢時承認曾投票,機管局稱這是要盡公民責任,但市建局稱要保持政治中立不會投票。至於為何登記成為選民,有否投票及投給哪名候選人,上述機構的董事則稱不知道。香港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張達明批評,公營機構投票涉及政府支持某人當選,構成行政機關干預立法會選舉。
疑為鞏固舊勢力
新漁民農夫被拒登記
【本報訊】政府透過具影響力的團體發揮對功能組別選舉的影響力,亦在選民資格的問題上盡出陰招,力保為政府保駕護般的保皇派候選人。民主黨李華明指出,接過不少人投訴遭漁農界功能組別拒絕登記成為選民,指政府一面容許已不再從事豬場和雞場人士繼續擁有投票權,一面拒絕從事有機耕作和新入職的漁民成為漁農界的選民,客觀效果是讓現任民建聯議員黃容根鞏固現有勢力。
政府變相操控選民
獨立議員何秀蘭指出,現時任何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團體選民,只要不獲政府控制的藝發局和康文署的撥款資助三年,即被取消選民資格,令政府變相擁有該等界別的選民生殺大權。
何秀蘭又指出,特首選舉方面,由政府委任出任大學校董的人,均可在高等教育界投票,令政府變相能操控有關界別選民成份,「所以政府本身係操控咗好多票」。
資訊科技界業內人士亦指出,過去有親建制團體在功能組別選舉前,突然和其他團體進行資格互認,但政府對有關問題一直置之不理,變相縱容團體為個別候選人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