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透視:糧食業掀中外資爭霸戰 - 郭小民

國策透視:糧食業掀中外資爭霸戰 - 郭小民

由水災至菜價,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都要親身處理。其實,總理不但要管菜價,小民相信,稻米、小麥、豬、大蒜、雞蛋等價格,總理都會過問,原因是民以食為天,吃是頭等大事,黎民百姓連基本的柴米油鹽都要憂,中央面臨一場糧價維穩的挑戰。
溫總上周三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政策措施。國務院高調關注菜價,皆因菜價升不停。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7月以來,全國蔬菜價格持續上漲,截至上周三,監測蔬菜平均價格累計漲幅達17.9%,一半以上蔬菜價格漲幅超過20%,菠菜、生菜、大蒜等部份品種漲價超過30%。

糧食加工面臨殘酷洗牌

蔬菜有價,菜農自當落力種植,加上蔬菜易爛不能囤積,供應理應不愁,除非菜農認為人人種菜,毛利不吸引,不種也罷!其實,農民近年不愛種菜,各有因由,最簡單是豐產不豐收,收成繫於是否風調雨順;其次是食品安全令成本上升,計及運費及市場交易稅等,賺得不多,更出現茄農要賠本的慘況,這種情況不改善,那有年輕人願意做農民。
菜價貴,雞蛋亦不便宜,在廣西,售價已由上月的3元(人民幣.下同)升至近日的4元以上。廣西一名養雞場老闆透露,母雞產500克蛋要吃1250克飼料,近期玉米價飆升,每500克玉米從去年的7角錢漲到如今的1.2元,翻了近倍,單單玉米價的成本就要3元,再計入疫苗、人工等,每斤雞蛋的批發價賣到4元才有錢賺。
飼料價越升越有,與玉米和小麥等大宗商品被熱錢炒得火熱有關,中央亦有盤算,國家糧油交易中心於上周五,再次在安徽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及相關市場,舉行國家臨時存儲玉米交易會。一周兩次拍賣,有別於往常一周一次,拍賣的包括跨省國儲玉米,反映中央已明白飼料價高,影響飼養雞、豬、牛的成本。
一周兩次拍賣玉米只是中央以市場手段主動干預的「頭盤」,「主菜」即將出場。新華社上周四發表文章指,中國糧食沒有近憂,但有遠慮,外資糧商長驅直進內地糧食加工業,已成為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隱憂之一。外資糧商在北方搶購小麥,並在南方高價收稻米,報道又提出警告,外資糧商高調表態稱,中國未來散、亂、雜、小的糧食加工業,或面臨殘酷洗牌。

外資趁重組合併潮發難

小民認為,外資擺明車馬意圖在內地重組合併浪潮下,做糧食業一哥,這明刀明槍十分爽。要知道,中國繼成立能源局後,今年3月起已醞釀成立國家戰略儲備局,直至近日終於有方案。
內地媒體報道,國家戰略儲備管理局將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國華孚易發展集團公司及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3家農產品央企為主體,3家央企將進行資產重組,重組後中儲糧掌控全球最大的糧食庫存。說到這裏,小民想起溫總的「手裏有糧,心裏不慌」兩句話。要長治久安,看來內地一場糧食業的中外爭霸戰即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