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先几:盈利評級長建兩難全 - 黃德几

洞悉先几:盈利評級長建兩難全 - 黃德几

筆者作為股評人,每天接觸觀眾、聽眾和讀者大量投資問題。雖然大部份離不開股價升跌,但散戶的問題,往往反映市場普遍看法和關注焦點。近日提問次數最多的,卻是兩隻收益穩定、向來甚少被問及的公用股。
香港電燈(006)、長江基建(1038)及李嘉誠基金會,成功擊敗由麥格理、阿布扎比投資局和加拿大退休金計劃合組的財團,以57.75億英鎊收購法國電力(EDF)持有的英國電網資產,標準普爾隨即把港燈、長建,連同控股公司和記黃埔(013)納入負面信貸觀察,理由是交易可能會削弱公司資產負債表。

評級機構忽略長遠發展

交易能否成功,關鍵在於港燈獨立股東的取向,作為港燈和長建的長期投資者,應如何是好呢?
上述電網資產,主要由英國3個地區的電網組成,客戶人數雖然只有780萬人,卻供應了英國四分一的電力,為英國最大的電網營運商,不但可以提供穩定的營運現金流,更可即時提升資產淨值。
完成交易後,長建負債比率維持在20至30%的健康水平,視乎項目貸款比例。由於長建手頭現金高達120億元,即使短期內再作大型收購,包括競投英國高鐵HighSpeedOne,仍將綽綽有餘。
此外,評級機構為企業「評分」的着眼點,往往較集中於資產負債表狀況,而不是企業長遠發展策略。
此外,英國人對中國人買了他們電網半壁江山及高鐵網絡營運權,會否「眼紅」呢?
筆者的看法是,法國人賣電網和英國人賣高鐵,目的同樣是一字咁「錢」。作為英國人,或許沒有當年勞斯萊斯和賓利兩大英國「國寶級」汽車品牌,分別出售予寶馬和福士,心情那麼沉重吧,因為後者更為「覺眼」。
作為港燈和長建的小股東,應該最希望是成功收購電網,因為營業額和純利提升的同時,派息比率與息率亦可望同步「增長」。
評級與展望、盈利與前景,或許有時會「忠義兩難全」。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