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十萬 盼買400萬物業專家籲降要求 七年籌75萬首期

資產十萬 盼買400萬物業
專家籲降要求 七年籌75萬首期

劉先生希望儲到碩士學費,並在畢業後可以買樓自住。不過,他現只有10萬元現金資產,但希望購買400萬元樓價的物業,能力未能負擔,而且他亦缺乏時間打理個人投資組合。理財專家建議他調整目標至能力範圍,並透過基金投資,由基金經理協助投資。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鑑章

劉先生剛修畢專業會計試,現計劃再儲錢,3年後攻讀會計碩士,並打算畢業後買樓自住。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指出,劉先生工作忙碌,無暇理財,建議投資基金,其中部份投資環球性基金,減低單一市場風險。建議先保留5萬元現金作應急錢,足夠6個月支出。餘下5萬元現金,建議投資在科技、能源、中國及金磚四國市場,各佔25%(圖1),博平均年回報9%,7年後,一筆過5萬元基金投資,可得9.1萬元(表1)。

儲15萬 三年後讀碩士

至於現時每月盈餘8000元,月供基金,投資比例與一筆過投資基金相同。假設年回報9%,3年後得32.9萬元,扣除15萬元學費,餘下17.9萬元可作置業首期。
400萬元樓價,若借七成按揭,三成首期為120萬元,以實際按息2厘計算,分25年攤還,月供11868元(表2)。若收入不變,按現有資產及每月盈餘,不足支付首期及日後供款,建議將目標樓價降至250萬元,三成首期即75萬元,月供將降至7417元,現有每月盈餘足以支付。張佩儀提醒,現時貸款利息低企,若置業後實際按息升至4厘,月供將由7417元增至9237元,屆時收入需同步增加,才夠供款,否則需延後置業計劃。
3年後,繼續將每月盈餘8000元,月供基金,若年回報維持9%,4年有46萬元,此外,上述17.9萬元撥作學費後的餘額,若一直作基金投資獲取9%回報,4年後有25.3萬元,加上一筆過投資基金可獲9.1萬元,合共80.4萬元,符合調整樓價目標後首期所需。

張佩儀(左)指日後若貸款利息回升,供樓金額勢增。

【個案】

姓名:劉先生
年齡:28歲
家庭狀況:與家人同住
職業:會計主任
月入:1.6萬元(已扣除強積金)
每月支出:8000元
每月盈餘:8000元
資產:現金10萬元
目標:
1.3年後儲15萬元學費
2.7年後購買400萬元物業自住

電子產品需求勁 科技基金可買入

市場上可投資基金五花八門,選擇基金亦要配合市況。張佩儀解釋,智能手機及其他電子產品日新月異,並且受到廣泛使用,加上大型企業在經濟回落時暫停系統更新,現回復需求,可睇高一線,建議投資組合可加設科技類別。

金磚四國增長潛力大

以聯博國際科技基金為例,截至6月底資料,蘋果公司、英特爾、IBM、微軟及谷歌佔該基金組合,分別為10.54%、5.43%、4.95%、4.38%及2.8%(圖2)。

此外,歐美市場受金融海嘯影響較深,新興市場復原能力較快,建議選增長潛力較高的金磚四國,可分散風險。市場預期中國繼續為經濟增長火車頭,加上較容易取得相關資訊,建議組合的四分之一為中國基金,博取高回報(表3)。
能源價格從高位調整後,現價已吸引,而且非再生資源,在供求因素下,增長潛力大,因此能源基金可買入。
此外,張佩儀提醒宜定期檢討投資組合,若投資回報較預期理想,應先鎖定部份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