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5「鬼」拍門夠火力 - 戰鬥員A

特稿:5「鬼」拍門夠火力 - 戰鬥員A

曼聯的前鋒人選,永遠都深受紅魔鬼球迷關注,因為收購成功與否,同球隊的爭標機會有直接關係,也是費格遜眼光獨到的最佳證明。像以往的簡東拿,最終成為「奧脫福大帝」,又或是高爾、約基的「黑雙煞」,舒寧咸到雲尼斯達萊等,均是成功例子。現時紅魔陣中的前鋒人腳,亦各有不同特性,使球隊前線更多元化。

朗尼踢法最全面

費Sir在朗尼初出道時,已經對這位英格蘭小將情有獨鍾,結果也將他從愛華頓帶到奧脫福,經過數年的磨練後,已漸漸成為曼聯前線不可或缺的一員,而基斯坦奴朗拿度離隊後,朗尼更加是球隊的象徵人物。在費Sir打造下,該英格蘭國腳踢法趨向成為一位更多入球本錢的射手,不論是頭槌、遠射、伺機入楔等,都成為他爭取「士哥」的武器,比起昔日的雲尼斯達萊在禁區內捕捉機會的踢法,更加全面。

貝碧擅穿針引線

至於貝碧托夫獲費Sir給予一次又一次的上陣機會,上季表現令人失望,今季依然再獲重用,爭取入球固然是其責任,但其利用出眾個人技術,給予隊友製造進攻機會的特性,是曼聯眾前鋒中所欠缺,費Sir依然起用他也是基於這個因素,給予球隊前線有不同變化所致。
後備方面,奧雲及馬捷達隨着馬美迪奧夫與韋碧克今季外借至其他球會後,上陣機會有所增加,其中奧雲的純射手特性,肯定是作為朗尼的替補。反而,馬捷達則提供較為全面的踢法風格。當然,今季加盟的查維亞靴南迪斯從季前開始,一直有很好表現,甚至被視為蘇斯克查後的新一代「後備殺手」,在球隊絕境時刻,正是他證明身價的最佳時機。文:戰鬥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