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先斬後奏 准教堂拆古牆

發展局先斬後奏 准教堂拆古牆

【本報訊】有逾百年歷史的尖沙嘴聖安德烈堂,去年打算拆走彌敦道旁的毛石擋土牆進行擴建,結果遭古物諮詢委員會強烈反對而擱置。惟事隔一年,屋宇署近日在未有知會古諮會下,「先斬後奏」批准教會的擴建申請。發展局表示批准申請是在「保育與發展之間取得適當平衡」,但承認本月底才計劃向古諮會滙報事件。

聖安德烈堂百年歷史

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保護文物優秀獎的聖安德烈堂,始建於1906年,早前獲建議由二級歷史建築提升為一級歷史建築,評級尚待確定。教會管理層去年以地方不敷應用為由,提出興建地底聖殿,位於彌敦道旁一幅毛石擋土牆要遷就工程全部拆走。
古物古蹟辦事處去年9月將教會擴建方案提交古諮會討論時,遭大部份委員強烈反對,包括主席陳智思及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工程後來不了了之。
惟事隔一年,有保育人士近日發現屋宇署早前悄悄批准了教會擴建申請,包括准許將毛石擋土牆全部拆走。根據現行保育政策,凡涉及歷史建築物的改建或擴建工程,負責審批的工務部門須即時向古物古蹟辦事處與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滙報。
發展局表示,屋宇署在批准今次申請前,已諮詢過有關部門;而古蹟辦與文物辦也多次跟教會會面,探討盡量保育毛石擋土牆的方案。若按照政府要求保留教堂內所有歷史建築,則保留整幅毛石擋土牆有實際困難。經多次商討後,教會最終同意清拆所有毛石擋土牆後,原址保留部份石面作為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