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豪花1.5億元聘三間知名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西九文化區,希望打造成國際文化地標。有建築師及立法會議員參觀過三大建築師的設計後,讚賞綠化比例高及保留海濱長廊予公眾,而非預留興建豪宅或寫字樓。不過,文化評論人胡恩威大彈三個設計方案毫無驚喜之處,「只係一味起公園,不如留番啲錢請年輕新晉建築師去設計。」
曾做過西九文化區諮詢組成員的胡恩威看過三個設計後表示失望,批評政府枉花1.5億元,「用咁多錢去請名師設計,出嚟完全冇驚喜,三個都只係一味識起公園同海濱長廊,三個睇落去都一樣。」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會長、建築師林雲峯認為,三個設計均有回應公眾在首階段諮詢的訴求,「見唔到大天幕或者屏風樓,亦冇九龍站凱旋門式嘅建築。」他說各建築師設計時刻意將西九文化區與鄰近舊區有連繫呼應,「個個凸顯小巷小街,好似RemKoolhaas嘅設計,甚至有街市市集。」
林表示,Foster今次設計跟其個人風格很不同,「冇乜霸氣,反而個大公園似足紐約中央公園。」又認為Koolhaas將M+藝術館擴大規模,似乎是為日後鋪路,「太大嚿,同周邊唔係好夾,整到咁大可能係日後想自己做埋設計(M+須另外招標)。」
政府未交代財務可行性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立法會議員劉秀成力撐Koolhaas,認為這荷蘭籍大師出奇制勝,「將西九分成3個村落,睇落係怪招,但跟另外兩個感覺好唔同,帶出咗中國嘅農鄉特色。」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指三個設計都令人有期望,「綠化比例高,住宅、寫字樓擺得好後同隱蔽。」但質疑政府未有交代三個設計的財務可行性,「設計得咁理想,但實際做時係咪可以自負盈虧?」
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將於今年11月20日結束,西九管理局期間會舉行巡迴展覽,公眾可透過問卷表達意見。管理局整合各界意見後,會選出較多人支持的設計,並將另外兩個設計的優點融入,整合成「終極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