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路政署將在今年底展開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詳細設計及建造工程,較早前更花了450萬元舉辦設計比賽,將來新口岸的設計會參考得獎作品。但有建築界人士投訴,得獎設計的旅檢大樓全屬巨無霸級,面積比規格所定大了三倍至五倍,擔心日後新口岸變成大白象,浪費納稅人金錢。
恐造成浪費
路政署舉辦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概念設計比賽,設計要求列明,供過境旅客過關的旅檢大樓,覆蓋面積應約為34,000平方米。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最後選出五個得獎作品,並在5月公佈。
但有建築業人士投訴,五個得獎作品的旅檢大樓覆蓋面積全部高於34,000平方米。其中第一名「同一屋簷下」的旅檢大樓覆蓋面積高出三倍,優異獎「洋紫荊花園」更超出五倍,對其他參賽者不公平。若日後口岸正式設計參考得獎作品,擔心新口岸大而無當,浪費納稅人的金錢。
路政署發言人表示,比賽要求旅檢大樓覆蓋面積約34,000平方米,只屬建議,並非硬性上限。得獎作品的覆蓋面積較大,是由於旅檢大樓的屋頂簷蓬伸延至上落客區,可為旅客帶來舒適方便,未有違反比賽規則。
公民黨副主席黎廣德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客流量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收費及其他跨境交通的競爭等,當局應小心避免高估客流量,令新口岸過大,造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