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近70人工作的港島西區雨水隧道地盤,是地底下的男人世界,只有范淑萍(Priscilla)及游蔚研(Winnie)兩個女性走來走去,「冇人會注意我哋。」渠務署女地質師Priscilla說。
侷促的隧道裏,她凝神敲打石頭,辨認花崗岩與火成岩。身邊的炮王、工程師及相關人員,負責爆破工程,或是處理安全支撐工作等。工人則努力挖掘、灌漿。香港8月天,隧道大型鑽挖機發出的熱力,即使有通風抽氣系統及冷凍機在旁,都解不開這個攝氏30度以上的地下悶局。穿越黑暗地層的世紀工程,也穿越了女性進入隧道不吉利的陳年禁忌,作為政府五個駐隧道地盤的女地質師之一,有13年工作經驗的Priscilla,樂於開拓新經驗,「近年打破禁忌,我先可以申請入去做,好開心」。
目標抵禦百年一遇洪流
港島西區雨水隧道採用半山截流方式,收集半山以上雨水,紓緩半山以下雨水渠負荷。它深180米、闊7米,全長11公里,耗資30億港元,連同荔枝角及荃灣兩條雨水隧道,合共造價60億,是香港首項雨水隧道工程,預計2012年完成,目標是抵禦百年一遇的大雨洪流。
大工程,靠女地質師對石頭的銳利眼光。Priscilla與下屬Winnie及兩個男地質師,幾乎每天都要進入隧道工作。她憑經驗看石頭,聽聲響判斷風化有幾深,摸一摸,看一看切割情況與紋理,檢視石頭會不會鬆脫,決定要不要灌漿,判斷會不會有地下水湧入。一旦輕視情況,隧道支撐工作做得不夠,影響安全;若果預備工作做得太多,又會阻礙工程進度。肯定的是,全隧道男人安危、是否向前行一步,都與她有關。
最不習慣是與男人共廁
主隧道接連32條支線,天天進去,天天檢視做記錄,全軍只進不退。沒有幽閉恐懼的Priscilla,拿着密閉空間核准工作證,帶着鎚子、指南針及筆記簿,腳踏有鐵碼的沉重工作鞋,幾乎每一步都在流汗。不過,有時她可以坐工程小火車,有時好心的男同事會用安全的吊籠把兩個女子吊落地底。有時,要走一小時路程,未勘察人已累。工程世界,女地質師說話要夠大聲,工作計劃要清晰。男與女,沒有誰欺負誰,「佢哋只會欺負做唔到嘢嘅人」。污泥邋遢環境早已習慣,世紀女性,最為難的,是不想與男人共用地下廁所,「呢樣係我哋最大嘅分別。」
地面工作,暴曬一天,Priscilla回家會用美白面膜「急救」。地下活動,需要很多體力,「我一向每餐都食一碗飯」。說到香港男少女多的世紀局面,女地質師在七十對二的男女比例下工作,非常搶手?「錯,好多工程師一早有穩定女友,女仔要喺地盤搵男友,都唔容易。」可幸隧道不是倔頭路,Winnie快將結婚,Priscilla大師姐已有穩定男友,地底下的石頭記,路路暢通。
記者 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