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末日細菌在本港出現後,衞生防護中心再發現可致命的新抗藥基因。去年中至今該中心接獲八名病人感染帶有新抗藥基因IMP-4的腸桿菌,當中最少兩人死亡;另一名住院病人帶有陰溝腸桿菌,亦帶有新抗藥基因Nmc。防護中心未來會重點監察10類抗藥惡菌,包括或會以幾何級數增加的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以防擴散。
記者:陳沛冰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昨日表示,已在海外出現的抗藥基因IMP-4,常存在於大腸桿菌及肺炎克雷伯桿菌,令細菌對抗生素亞胺培南呈抗藥性。防護中心由去年中至今接獲八名住院病人,感染帶有該抗藥基因的腸桿菌,最少兩人死亡。因其中一人本身患食道癌,一人患慢性呼吸道阻塞病,故未能確定是否惡菌致命。
加快化驗 只需兩周
去年7月該中心發現一名住院病人帶有的陰溝腸桿菌,帶有新抗藥基因Nmc,病人沒有病發。此外,中心過去五年每年錄得最多四宗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兩年內又有九名病人感染萬古霉素耐藥腸道球菌,該惡菌主要在醫院出現並開始落地生根。曾浩輝承認,上述個案數目並未包括公立醫院的個案,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在公院的數目不少,未來或以幾何級數上升。
至於上周公佈本港首宗帶有抗藥基因NDM-1大腸桿菌的患者,去年10月已求診,但中心延至今年3月才確定為惡菌。曾浩輝解釋,因當時要研發化驗技術,未能即時分析惡菌種類,現已加快化驗時間,只需一至兩周便知結果。這種惡菌暫時未在社區爆發,但遲早會再有個案出現。
NDM-1及Nmc均令細菌對抗生素碳氫黴烯呈抗藥性,為加強監察帶有NDM-1的惡菌,若公院發現細菌對該類抗生素呈抗藥性,會交該中心化驗。中心去年已化驗50個對碳氫黴烯類抗生素呈抗藥性的細菌樣本,今年將增至70至100個。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防護中心公佈的數字只是冰山一角,近年細菌對碳氫黴烯的抗藥性越來越嚴重。08年瑪麗醫院發現每一萬個住院病人中,有7.1宗抗碳氫黴烯鮑氏不動桿菌個案,以此推算,全港公立醫院每年有700宗。他認為私家醫院應納入監察範圍。
本港10類主要抗藥性細菌
種類: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傳播情況:去年有6,736宗
種類:社區感染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傳播情況:今年上半年有194宗
種類:萬古霉素中介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
傳播情況:過去兩年有3宗個案
種類:萬古霉素耐藥腸道球菌
傳播情況:過去兩年有9宗個案
種類:抗藥基因NDM-1
傳播情況:今年3月證實本港首宗個案
種類:抗藥基因IMP-4
傳播情況:去年中至今有8名留院病人感染
種類:抗藥基因Nmc
傳播情況:去年7月一名入院病人感染
種類:鮑氏不動桿菌及耐多藥綠膿假單胞菌
傳播情況:過去五年每年最多4宗
種類:淋病奈瑟菌
傳播情況:過去五年每年約10宗
種類:耐多藥結核菌及廣泛耐藥結核菌
傳播情況:前者每年有20至40宗,後者每年最多3宗
註:不包括公立醫院個案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