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1988)、中信銀行(998)、招商銀行(3968)及交通銀行(3328)等內銀股先後公佈了中期業績,盈利增長不俗,普遍能符合或優於市場預期。由於貸款組合改善及進一步針對較高利潤的客戶群,各行的淨息差(NIM)皆有不同程度的擴闊,暫時以民行的擴闊幅度較高,由於淨息差改善,這些內銀股在利息收入上亦有較佳的增長。
至於非利息收入,交行及招行皆增長逾30%,但在投資評價方面則以招行較高,多間大行均給予「增持」評級。不過,招行H股2010預期市賬率達2.5至2.8倍,預期市盈率也達14、15倍,估值是內銀股中較高,反而招行A股較H股有較大折讓,估值相對略低,故招行A股的投資評級優於H股,個別外資大行更認為,招行A股是最值得吸納的內銀股。
A股的股價普遍高於其H股,但內地金融股卻截然不同,銀行及保險股的H股股價均高於A股,如昨日招行H股收報20.60元,招行A股則收報14.19元人民幣,約為16.30港元,較H股平4.30元,故有QFII或「有辦法」的大戶,若買內銀及內險股,很可能會捨H股而買A股。
筆者估計,若國內一旦放寬境外人士投資A股,會對內銀及內險H股構成一定壓力,反而一向折讓最大(達80%)的儀征化纖H股(1033),應有飛天機會!
筆者持有民生銀行
譚紹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