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部長要傳媒聽命學者轟不符港核心價值 更漠視獨立思考

中聯辦部長要傳媒聽命
學者轟不符港核心價值 更漠視獨立思考

【本報訊】港人擔心23條惡法重臨,北京以「國家安全」為名箝制香港新聞自由之際,中聯辦文體宣傳部部長郝鐵川昨日毫不掩飾地表明,當國家處理危機時,傳媒有義務全面配合政府政策,甚至自我審查,監督政府功能只屬次要。記者協會及新聞學者批評郝的言論,只是將內地政府指揮傳媒的手法套用於香港,完全不符香港核心價值,更漠視傳媒獨立思考的重要性。記者:林俊謙

本身是法律學者的郝鐵川,昨日首次接受記協邀請出席午餐會,並以「社會秩序危機時期記者採訪的法律環境」為題發表演講。雖然早前香港記者在新疆採訪時,曾投訴遭武警以暴力打壓採訪,妨礙新聞自由,但郝鐵川在近半小時演講中,不斷強調政府在「危機時期」,為令社會恢復正常,市民應該容許政府領導,「暫時使法律保持沉默」,甚至可以「把自由暫時遮蓋」。

記者受打壓反怪罪記者

郝鐵川多次引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等戰時極端例子,認為國家處理「社會秩序危機」,包括突發事件、暴亂、戰爭和嚴重自然災害等問題時,傳媒「有義務」協助政府執行應急措施,甚至要自我收窄監察政府的權力,「協助政府執行應急措施成為傳媒首要任務,監督政府為第二任務」。
至演講尾段總結時,郝鐵川雖然聲稱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維護香港記者到內地採訪的權益,但他對香港記者在內地採訪時被執法當局武力打壓,顯得不以為然,更反指記者在內地找尋新聞之餘,亦應該「有較高自我保護意識,要努力不令自己成為新聞」。

記協:非執政者說了算

對於出席午餐會的記者連番追問《蘋果日報》為何至今未能到內地採訪時,郝起初以不符演講題目拒絕回應,最終只說:「我想這個問題,大家眾所周知。」
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認為,郝鐵川的言論反映他將內地政府對傳媒的那套思維套用在香港:政府決定是絕對正確,傳媒必須跟從,甚至不容許傳媒獨立思考、討論。這並非香港人認同的核心價值,因為香港人一直認為傳媒有責任代表市民監察政府。
記協主席麥燕庭會後也說,根據國際人權公約,政府執法前要將相關準則以法律寫明,已非由執政者說了算,「唔可以隨意就話係暴亂,一切限制要講得好清楚」。

扮小山羊 避答「誤傳聖旨」

【本報訊】在政改方案表決前主動聯絡記者大搞茶敍、狂踩民主黨方案「無法理依據、無先例、畫蛇添足」的郝鐵川,昨日遭傳媒追問為何「誤傳聖旨」,他卻對問題左閃右避,又以兒歌回答問題,始終不肯坦誠面對記者。
郝鐵川自知當日「誤傳聖旨」必被追問,所以當有記者提出有關問題,他以一首兒歌帶記者遊花園:「有一首兒歌是這樣說的,兩隻小山羊,走到橋中央,你也不肯讓,我也不肯讓,噗通一聲掉進河中央。」他又說向他提出上述問題的人都有「仁愛之心」,「我想你不會讓我當那個噗通一聲掉進河中央的小山羊」。

稱沒獲23條立法消息

當記者再要求郝解釋,為何當日他的說法與中央最終決定不符時,郝仍是避而不答,指所有相關問題都可用該兒歌作解釋,「你們比我聰明,一定解讀得比我更好」。面對郝鐵川的無厘頭答案,記協主席麥燕庭也忍不住揶揄:「可能你未掉下河,我們已先掉下河,因為我們找不到答案。」
對於23條立法問題,郝以需要集中精力準備昨日講稿、沒有探討此課題作迴避,又說他只是從香港報章看到相關討論,「除此之外,我未有獲得任何更多的消息」。有記者追問本港記者曾在內地採訪時被毆打及扣查,郝則扮作「人肉錄音機」,不斷重複稱已將記者意見向內地反映,他個人尊重內地有關部門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