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顆名為「仇富」的種子,在香港這片土壤有發芽迹象。這顆種子之所以突然成長,箇中原因之一,是西貢大浪西灣事件和輕判包致金姪女Amina襲警案等「肥料」。
政府輕視市民意見
但一顆種子之所以能夠發芽,最重要取決於地理環境,而香港這片土壤,正正讓仇富種子可以生長。
首先,香港整個政治制度都有利於大商家,他們控制了立法會功能組別,致使不少影響商家的法案,如最低工資的動議,數年來就多次被否決;相反,對商家有利,而對小市民不利的「強拍」就馬上立法。特首選舉委員會被大商家所控制,由此而產生的特首,亦理所當然地將施政向大商家傾斜。在如此不公的政治制度下,小市民意見不受政府重視,而大商家影響力、權力之大,讓仇富種子有了最好的養份。
以大商家為主的政治制度所衍生出來的民生問題,亦讓仇富有了基礎,如貧富懸殊、樓價高企等問題持續沒有改善,使市民對前景迷茫,打工仔窮一生之力仍未能置業,容易產生對富人的嫉妒、不滿。這土壤使仇富有生存、有成長的空間。
仇富成熟不堪設想
種子只可在適合他的地理環境成長,正如沙漠裏長不出荷花;相反,如果環境不合,即使再多施肥料,種子也不能茁壯成長。如果香港不廢除功能組別,盡快落實雙普選,仇富種子就會正式在港扎根,到時仇富成熟,就不堪設想了。
黃仁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