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資管理細則出台

地方融資管理細則出台

【本報訊】財政部、發改委、人民銀行、中銀監昨再度聯手下發通知,對6月10日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融資平台管理的文件「逐條逐句」進行細化和說明,顯示融資平台貸款風險不容小覷,中央整頓行動步步推進。不過,部委及銀行人士均表示,目前整體風險可控,不會形成系統性風險。

部委︰整體風險可控

財政部、中銀監等部委負責人稱,今年上半年,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新增額佔全部新增貸款的比例,較09年全年下降約三分之一,融資平台公司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例較年初也有所下降。同時,多數貸款項目能產生穩定充足的現金流,可覆蓋貸款本息,其他部份貸款則可通過變更貸款主體、增加抵押品或追加擔保等措施以減低風險。
負責人稱,目前內地銀行撥備覆蓋率都在150%以上,有足夠撥備抵補。此外,中銀監正督促銀行做好整改、保全及分類管理工作,通過項目剝離、公司重組、增加新借款和擔保主體、補充抵質押等方式,也能化解問題貸款。
去年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振興計劃中,地方政府配套資金為1.25萬億元,其中來自融資平台公司的資金佔10%左右。
不過早前中銀監消息指,截至6月底止的地方融資平台貸款總量已達7.66萬億元,其中存在嚴重償還風險的佔比23%,達1.76萬億元,而同期整個銀行業的撥備僅為1.3萬億元,並不能完全覆蓋問題類貸款。
美銀美林全球研究經濟師陸挺認為,地方融資平台風險的確存在,但存在嚴重償還風險的貸款,並不會全部都變為壞賬,因地方政府會出面解決。交銀國際銀行業分析師李珊珊亦稱,由於問題貸款有「寬限期」可進行重組、追加擔保來逐步化解風險,故最多令銀行的整體不良率上升1個百分點,對業績的影響也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