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局政助凍薪,市民凍心 - 笨小孩

副局政助凍薪,市民凍心 - 笨小孩

在香港政府精心策劃之下,副局政助中期檢討結果終於在上周五遮遮掩掩地公佈。結果一如所料,十八位政治新貴(或稱薪貴)不僅整體上符合工作需要,而且獲政府承諾餘下兩年不用考核的免死金牌,可以繼續熱情高漲地服務香港市民。各大傳媒的反應也間接證明政府淡化此事,為事件降溫的茅招旗開得勝。四年下來,香港納稅人粗略估計需要出資近二億港元聘請這些「三無」兼「三不」(不熟政策,不去立法會開會,不敢答問)高官,市民竟然除了接受,沒有任何說不的權力,心凍過冰,哀莫過於心死!

推翻優勝劣汰法則

心凍之一,副局和政助的遴選和任命過程還不如大陸政府尊重民意。按照中國大陸政府官員的選拔和任命程式,處級以上幹部,甚至有些副處級幹部,在正式任命之前都要在媒體公開公示,向社會徵求意見,最後再由組織部門根據群眾反映決定任職與否。而香港的這些副局和政助,參照大陸的幹部級別,至少都是副部級和正廳級,絕對需要在全社會範圍內聽取各方面意見,取得社會共識之後再正式任命。香港政府及其設立的聘任委員會公佈副局和政助名單的時候,給香港市民留下多少討論的時間和空間?市民有多少就有關人選進行討論的機會?被強迫,被屈機的市民除了心凍,有何他法?
心凍之二,副局政助凍薪的決定公然推翻了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自從達爾文發現自然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天理之後,社會研究者普遍認為人類社會也只有符合這樣的原則才可以不斷進步,不斷發展。政府一刀切讓副局政助凍薪,極力保護表現差劣者過關,無異於逆歷史潮流而動。

只會蠶食政府權威

一個缺乏獎優罰劣機制的政府如何帶領社會向前走?沒有基本的公平與公正,政府如何取信於民?連政府的盟友,民建聯的高層都看不過眼,公開要求政府裁撤表現不及格的新貴。
可惜,民意是民意者的墓誌銘,強權是強權者的通行證,政府至今沒有任何改變立場的表示。卑微的市民除了凍心,就是欲哭無淚。
政府既然網羅了一大批政治人才,何不讓他們專心研究一下政府在現代社會的角色,研究一下政府如何與市民社會互動,研究一下甚麼樣的執政理念才是服務香港市民。滿口的服務香港,滿肚子的政治算計,這樣的行為除了令市民心寒,除了蠶食政府的權威和認受性,還會帶來甚麼呢?

笨小孩
哲學博士、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