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能源汽車產業一直是中央節能減排的重點項目,國資委帶領16家央企「國家隊」成立「央企電動車產業聯盟」,撥出13億元(人民幣.下同)預算支持。聯盟成立標誌中央替新能源汽車打造貫通上中下游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同時整合各環節資源及統一技術標準,為日後發展鋪平道路,惟未來如何平衡央企利益,將是聯盟一大隱憂。 記者:陳韻妍
聯盟16家央企分三部份,包括一汽、東風、南車集團等整車及電驅動企業;中海油集團、航天科技等電池研究企業;國家電網、中石油集團、中石化集團等能源供電及基建企業。中央未來十年將共斥千億元人民幣扶助有關產業。
包括一汽、中石油母等
有中資分析員指,中央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定下規範,令發展路徑更清晰,有助日後制訂政策及推出輔助措施,惟未來發展仍要看技術有否突破,及推廣策略。為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內地擬新增成都、瀋陽、南通、襄樊及呼和浩特5個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令試點城市增至25個。
業界指,國資委讓電力及石油央企加入電動汽車聯盟,變相是開放電網及充電站,掃除發展電動車的最大障礙,即充電站不足的問題,如今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均在各自經營的地區建設電動車充電站及充電樁,中石化及中石油亦會將旗下加油站網絡更改為充電站,意味電動車的售後服務將更完善。
滙盈證券董事謝明光認為,聯盟只是剛成立,要推動整個新能源產業鏈並非一朝半日的事,加上外國電動車已發展多年,中國電動車只是小數生產,要走進外國進度需要時間,所以聯盟對中國電動車發展的效益有待證明。
東海證券分析師吳文釗稱,國資委希望避免投資浪費及產能過剩,所以促成央企聯盟,但要令本身是競爭對手的企業轉變成研發上的合作夥伴,還是有一定難度。有專家稱,16家央企在電動車發展上貢獻各異,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及有效分配資源,亦是中央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整合資源 提升競爭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表示,聯盟任務是整合央企資源,建立推動電動車產業整體發展的技術平台,統一產業技術標準,共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及新模式,促進內地電動車的應用普及與市場發展,全面提升中國電動車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及全球競爭力,冀未來3年新能源車產能達50萬輛,佔乘用車總銷量5%。
他續指,聯盟成立標誌電動車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希望聯盟除能準備把握市場定位外,亦能加強協調、優化資源配置及有效利用資源,同時借鑑成功經驗,發揮各自優勢,以及打造開放性發展平台,促進聯盟成員之間的信息共享與技術交流。除16家牽頭央企外,五礦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亦有意參與,未來亦會進一步吸收國內、外其他相關企業加入,擴大影響力。
16家央企名單
─整車及電驅動企業─
央企:東風汽車
相關上市股份:東風汽車(600006)、東風集團(489)
內容:未來5年投入30億元人民幣發展電動車
央企:兵器裝備集團
相關上市股份:長安汽車(000625)
內容:2014年實現產銷新能源汽車15萬輛
央企:中國一汽
相關上市股份:一汽轎車(000800)
內容:2012年建成年產能為混合動力轎車1.1萬輛
央企:東方電氣
相關上市股份:東方電氣(1072)
內容:擁有電動機、動力總成、儲能等方面優勢
央企:中國南車
相關上市股份:南車(1766)
內容:與曙光股份合建年產1萬輛以上的新能源客車
─電池研究企業─
央企:航空工業
相關上市股份:中航科工(2357)、深圳中航(161)、中國航空工業國際(232)
內容:旗下中航鯉電負責研製、生產及銷售鋰離子動力電池
央企:航天科技
相關上市股份:航天控股(031)、航天萬源(1185)、亞太衞星(1045)
內容:從事各類電池研發
央企:航天科工
相關上市股份:航天信息(600271)
內容:從事各類電池研發
央企:中海油集團
相關上市股份:中海油(883)
內容:旗下有鋰電池電解液製造商天津金牛,向鋰電池生產商力神電池投資50億元人民幣,在天津建設20條電池生產線
央企:研總院
相關上市股份:-
內容:從事各類電池研發
─能源供電及基建服務企業─
央企:國家電網
相關上市股份:-
內容:年底將建成175個電動汽車充電站及6209個充電樁
央企:南方電網
相關上市股份:-
內容:去年已建成首批兩座電動車充電站
央企:中石油集團
相關上市股份:中石油(857)
內容:借助其加油站網絡發展充電站
央企:中石化集團
相關上市股份:中石化(386)
內容:借助其加油站網絡發展充電站
央企:普天信息
相關上市股份:-
內容:旗下普天海油將發展電動轎車商業模式
央企:保利集團
相關上市股份:保利地產(600048)
內容:旗下有保利深遠等新能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