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星期前行文,提過中國企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乃企業會更自動化,以減少人手。億和(838)有機會受惠的原因,與辦公室自動化有莫大關係,上兩天業績公佈後,看來留意的人多了。然而,自動化趨勢其實源於不同層面。
筆者覺得另一必會大量自動化的環節,應該是運輸,以鐵路尤甚。鐵路是中國未來10年運力擴充最快,又最低排放的集體運輸載體。中國未來幾年將大規模建築鐵路,五縱五橫的計劃相信讀者都有認識:一縱:京九通道;二縱:京福通道;三縱:阜陽─景德鎮─鷹潭─梅州─汕頭通道;四縱:向莆通道;五縱:武漢─吉安─廈門通道。一橫:沿江通道;二橫:長沙─九江─景德鎮─衢州通道;三橫:浙贛通道;四橫:衡陽─井岡山─吉安─南城─武夷山─溫州通道;五橫:韶關─贛州─龍岩通道。中國希望於2012年,有總長度達12萬公里的鐵路,至2020年更增至約16萬公里。但縱使建成這些鐵路後,人均鐵路長度依然遠低於發達國家。除此以外,城際地下鐵路運輸,正於各省市進行得如火如荼。
訊號系統龍頭 中自化受惠
當鐵路建成後,自然會有越來越多載客和載貨列車行走。當列車班次逐漸頻繁,自然需要大量先進安全的列車控制中心,訊號系統和安全防護系統,以求在安全情況下發揮最大運載力。作為內地提供鐵路訊號系統的龍頭──中國自動化(569)相信有機會受惠,集團兩度獲得鐵道部的科技一等獎,過去一年亦曾交付極繁忙的大秦鐵路中央交通控制系統,更與ABB訂立協議,於內地研發製造列車牽引變流器及零部件,希望加大現有銷售渠道的產品,其技術和佔有率應不容置疑。這類大型系統的商機,是內企自動化趨勢重要一環。
筆者客戶持有中國自動化和億和
陳建良
寶來證券(香港)資產管理部投資管理董事
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