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工晶體可矯正散光一併消除白內障等問題 老花尚未能解決

新人工晶體可矯正散光
一併消除白內障等問題 老花尚未能解決

【本報訊】港人有近視、遠視、散光等問題越來越普遍,不少人更是達600度以上的深近視一族,同時有散光或白內障的風險也較高。有眼科醫生表示,醫學界近年引入具矯正散光功能的人工晶體,適合有散光的白內障病人置換,術後可同時矯正數種問題,令視力大為提升。
記者:梁德倫

衞生署數據顯示,05年只有約4%的4歲兒童出現屈光異常,即包括近視、遠視和散光等問題,但至07年比率上升至12.7%。此外,15至44歲人口中,患近視比率由43.7%至62%,逾一成人更是500度以上。眼科專科醫生梁榮隆表示,近九成600度以上的深近視患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散光;有研究更發現深近視一族患白內障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倍。
梁榮隆表示,雖然現時可以置換人工晶體治療白內障,但以往傳統的單焦距人工晶體只能同時矯正遠視或近視,若患者同時有散光則束手無策,術後仍要佩戴散光眼鏡,或以手術或激光改善角膜形狀和弧度。近年醫學界引入新式的散光單焦距人工晶體,可計算人工晶體植入晶體囊的角度,從而抵銷角膜引起的散光,一併解決白內障、遠視或近視和散光問題,但老花的問題則仍未能同時解決。
今年約60歲的梁女士,雙眼有300度散光,08年因白內障在左眼植入舊式人工晶體,未能矯正散光問題,術後仍要戴散光眼鏡,其後右眼植入散光人工晶體,視力回復正常,但因左眼散光仍然嚴重,現時看電視及閱報仍要戴眼鏡,「唔戴嘅話睇嘢會見到好多光圈,景物好似扭曲咗」。

較舊式晶體貴數千元

80歲的黃先生也是近視一族,雙眼近視達500度,左眼則有100度散光,右眼散光則有175度。今年初患上白內障,上月接受白內障手術,右眼使用了新式散光人工晶體,左眼因散光不嚴重而採用傳統單焦距人工晶體。現時平常不用戴眼鏡輔助,只因左眼仍有散光,閱報及看電視才佩戴散光眼鏡。
梁榮隆表示一隻散光人工晶體連手術費約1.7萬至2.4萬元,較舊式單焦距人工晶體貴數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