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治療糖尿病黃斑病變及虹膜發炎等眼疾的注射式類固醇藥物,常用可致青光眼。中大眼科學系於兔子研究發現,化學物「鈉苯基丁」製成的眼藥水,能將眼壓降70%,有效治療青光眼之餘,更是首隻證實能預防類固醇青光眼的藥物,將進行人體臨床研究,料兩至三年後可推出市面。記者:陳凱迎
青光眼是本港的頭號視力殺手,23%失明個案由青光眼引起。除遺傳、受傷或細胞基因變異外,治療糖尿病黃斑病變及虹膜發炎等眼疾的注射式類固醇藥物,常用也可引致青光眼。
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系系主任林順潮解釋,眼內分泌出的房水會不停流入位於眼前方的前房,再經前房角海綿狀的小樑網流出,小樑網細胞有清理前房角積聚物的功能,保持這個「排水口」暢通。
然而,類固醇藥物會令小樑網細胞大量死亡,失去其清除積聚物的功能,「排水口被阻塞,房水積喺眼內,眼壓太大就形成青光眼」。
該學系利用兔子研究發現,同時使用類固醇藥物和化學物鈉苯基丁(簡稱PB)製成的眼藥水,與單獨用類固醇藥物的實驗兔子比較。使用前者的兔子眼壓較後者減70%,小樑網細胞密度多38%,顯示藥水能減少小樑網細胞死亡,有效預防並治療青光眼。
動物研究無副作用
PB本身是治療先天性尿素合成障礙的口服藥物,另有臨床研究將PB應用在急性髓性白血病及腫瘤治療上;但林說,應用在治療青光眼的PB眼藥水,劑量僅是萬分之一,兔子研究也證實,PB應用在青光眼上並無副作用。
現時市面上已有五款藥物,透過減少房水分泌或增加排放治療青光眼,但這五款藥物對部份病人不見效,故林認為,藥效原理不同的PB眼藥水能為這些患者帶來新希望,PB眼藥水更是首款藥物能預防類固醇引發的青光眼。
中大現正為PB眼藥水申請美國臨時專利,將在人體身上進行臨床研究,預料兩至三年後可用於臨床預防因類固醇藥物引發的青光眼。至於PB眼藥水能否改善其他因素引致的青光眼則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