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聽消息賺錢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聽消息賺錢 - 李兆波

有朋友早前聽到來自交易所公佈的消息,說某公司有一個億元交易,他遂入市買了些該公司的股票,該股的股價亦乘勢而起,一天內升了10%,他過一天便沽出,賺了數千元。
對小投資者來說,那是不錯的回報,因為本金只是數萬元;不過,當中的風險卻不少。查看該公司的財務數據,過去10年,派息絕無僅有,反而股份分拆合併卻不少,其他表現如股東回報及負債都不太理想,有理由相信是大股東值消息興風作浪。幸運者可賺回一點費用,不幸者則成了某些人的點心。

不熟市場運作隨時中招

有些公司的大股東熟悉市場運作,知道哪些消息會利好股價但又不違規。他們與基金公司的關係良好,因為基金經理是其公司股票的大買家。
公司高層的表現與盈利及股價掛鈎,當公司盈利下跌,仍可以一些交易令股價有上有落。有人說,有些行政總裁彷彿是基金經理的打手,不熟悉市場運作的隨時中招。
我不是說消息一定是假,問題是消息有多種。會計及財務消息是過去式,近日公佈業績的便是截至6月底時的表現,而現在已是8月中。
市場有時估計未來公司的業績向好,過程中要經過仔細分析,而分析的假設是對是錯要評估,不可盲目盡信,而且這些消息人人知曉,沒有重大價值。
市場上的確有一些私人消息而又不是違規那種,例如有基金經理約見公司管理層,一定會經過接待處,如果有人聯想面見後會買貨便洞悉先機。又例如一些較初級的文職職位,不受購買自己公司股票限制,他們在工作中卻會接觸一些營業數據,如票價、原材料訂貨量等。
這些消息不用經交易所公佈,但又真有其事,因此不要盡信消息。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