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痛風藥別嘌醇(Purinol)含毛霉菌疑令八名病人死亡昨續死因研訊。專家證人袁國勇教授昨作供指病人吃下毛霉菌致命的個案,在過去醫學史上只出現20宗,極為罕見。涉案藥丸因原材料受污染,在藥廠待製時間過長釀成菌量急增,認為其中七名死者極有可能是吃下藥丸感染毛霉菌。
死者溫劍峰妻子哽咽地作結案陳詞,指患血癌的丈夫飽受毛霉菌折磨,家人目睹丈夫受苦過程,造成更大心理創傷,「無諗過喺活生生嘅人體入面發霉,仲走出傷口」,她希望裁決給丈夫一個公平交代。
七死者疑吃含菌藥
另死者陳瑞光的妻子指,難以理解藥廠未有檢驗出廠藥物,而衞生署及醫管局又沒就高危病人的藥物作出檢定。
微生物學專家袁國勇教授昨供稱,從歐化藥業的原材料粟米澱粉、剩餘藥丸及瑪麗醫院的藥丸別嘌醇中,均發現有毛霉菌。他發現涉案藥丸原材料粟米澱粉含毛霉菌,製成藥丸前含3%水份,存放在20度室溫5至14天待製,令毛霉菌有足夠條件大量滋生,因此他建議藥廠製藥時應採取縮短待製時間、提高壓製藥丸溫度至攝氏65度,及用酒精製藥殺菌,注意微生物的監控等安全措施。死者關美華、林華珍、劉金康、李明瀚、溫劍峰、陳瑞光及黃一莉的腸道發現有毛霉菌,極有可能是吃下含菌量最高超標100倍的涉案藥丸感染死亡。而郭世安的樣本則未有發現毛霉菌。
案件編號:CCDI259-62,265,283-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