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raWalk:銀行用客私隱賺錢難禁絕 - 單仁

CentraWalk:銀行用客私隱賺錢難禁絕 - 單仁

八達通出售客戶私隱事件,引發私隱署全面追查銀行、電訊商出售客戶資料行為,雖然金管局資料顯示,25間接受調查的零售銀行,只有6間承認過去五年曾把客戶資料轉移第三者作推廣用途,但有銀行界中人對單仁說,差不多所有銀行也利用客戶資料搵錢,只是有銀行以更聰明方法圖利,私隱署和金管局難以追究。

以「優惠」直接推銷

該銀行界中人說,其實要以客戶資料圖利,毋須真正「出售」,因為不少銀行跟商業機構、保險公司合作向客戶推銷產品,但絕對不需要將客戶資料交給他們,銀行可以將相關宣傳品,透過客戶月結單、電郵、甚至客戶服務員,以為客戶提供「優惠」、「專屬禮遇」之類名義,直接向客戶推銷不同產品。由於這種推廣不涉將客戶資料轉移給第三者,所以就算私隱署和金管局也「吹銀行唔脹」,銀行又可以收私人機構錢,幫他們利用客戶資料進行推廣,利用手頭上客人私隱「無本生利」。

除非政府立法杜絕

另一名銀行界中人更稱,不少商業機構樂於採用這種方式,與銀行成為「合作夥伴」作推廣,因為銀行擁有大量信用卡客戶,完全掌握這些客戶消費能力及財務狀況,可以為商業機構、保險公司「度身訂做」推銷套餐,效果良好之餘,又可避免被指出售個人資料,遭輿論追擊,甚至有銀行旗下的附屬保險公司,也要求以這種方式推廣,以免事後被追究內部轉移客戶資料,反正若客人最終肯買保險,銀行便能名正言順將原本屬客戶資料「轉移」到集團另一公司,變相增加客戶資料的「資本」。
該銀行界中人說,要杜絕商業機構利用客戶資料「搵錢」,其實十分困難,除非政府立法,就算客戶同意,也不准利用個人私隱做任何商業活動,否則銀行、電訊公司總會想到辦法,「人哋一大班法律、市場推廣專家喺度,梗諗到方法避開政府嘅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