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成績好,美聯有着數。」以上炒作概念,由一位股評人朋友提供。
好了,還有甚麼可說呢?這個炒作概念,簡單易明。昨日拍賣進行時,美聯(1200)股價也拾級而上,紅磡灣地皮在股市收市後成交,效應應在今日才反映出來。
紅磡填海灣地皮成交價35.1億元,可建樓面約36.58萬方呎。至於亞皆老街地皮則以41億元成交,可建樓面更多一點,約39.43萬方呎。不過這是牌面數字,未計算其他發水招數。就以最保守估計,發展商發水兩成,再加每呎千餘元的超豪級建築及其他成本,麪粉價格其實8000左右。「麪粉成本8000,麪包最少賣一萬啦。」賣樓是拉上補下計的。不排除一年多後樓花開賣時,麪包賣得比一萬更高。市中心海景特色單位,像西九那些早就呎價兩萬開外了。
大企業用他人錢財運作
「長實也拿出幾十億現金,看好未來一年香港樓市不會有大問題吧。」要是經濟出現大問題,投地不投地,對長實這種大公司的盈利都會有很大影響。不過,另一邊廂,大企業永遠都是用otherpeople'smoney來運作。80億也好、90億也好,不要看成現金,要看成利息支出才對。在這息率長期處於歷史低位的日子,發展商的成本實在非常非常低。
其實只要息率低,發展商可將這個項目放着,慢慢等待價錢對才放。3年?5年?歷史上,香港最長的衰退也只不過是5年多。那怕是100億成本,5年利息支出,也只不過是幾個億。
幾個億?對我們這些蟻民是天文數字了。當然,如果你有這麼厚的底,你也有條件去看好後市啊!可是,如果你每個月的現金流,一半已用來供樓和其他有關成本,你的故事又會一樣嗎?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