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登堡凶兆 美下月恐股災

興登堡凶兆 美下月恐股災

【本報綜合報道】美股上周四出現預示大市可能大跌的「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Omen),成為華爾街近日的熱門話題。與此同時,有統計指出,自1926年以來,9月是全年股市表現最差的月份,加上美國11月舉行中期選舉,一旦共和黨重奪兩院控制權,將造成兩黨拉鋸局面,不利華府施政,故分析員普遍認為,大市9月將「凶多吉少」。
簡單而言,興登堡凶兆必須同時符合四大準則,包括紐交所同日創52周新高及新低的股票須分別佔當日有交易的股票2.2%以上,創新高的股份數目不得多於創新低的股份數目的1倍,紐交所綜合指數的10天線呈上升趨勢,以及McClellanOscillator指標呈負數等。此外,上述情況必須在36日內再度出現,才可確認「凶兆」。美股上周四已出現首次凶兆,目前尚待確認。

上次出現為雷曼爆煲時

據里昂證券統計,1997年至2007年間,大市曾出現20次興登堡凶兆,其中11次大市之後跌10%或以上,只有1998年1次沒有下跌,顯示命中率奇高。而在訊號出現1個月後,股市下跌機會達75%。
瑞銀分析員MichaelRiesner指出,2008年美股曾出現7次凶兆,最後一次為10月,即雷曼兄弟破產後一個月,同年標普500指數錄得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
事實上,傳統上9月對投資者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月份,過往的股災大多發生在9月。一直追蹤美股數據的金融教授KennethFrench,發現自1926年起,投資者平均於這月份蝕約1%,是全年唯一下跌的月份。

9月股市向來凶多吉少

喬治亞理工學院博士研究生Hyung-SukChoi最近發表了題為「9月效應」的博士論文,發現在過去200年,18個發達國家的股市中,15個股市在9月時都錄得跌幅。
事實上,史上有名的股災,包括1987年及1929年的10月,股市在當年的9月已開始呈現跌勢,最令人吃驚的還是1931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道指在當年9月重挫約30%。
為何股市會普遍在9月時下跌,一直沒有標準說法。有指由於互惠基金大多會於10月底前沽出蟹貨,粉飾櫥窗。另一方面,今年美國將於11月舉行國會中期選舉,在進入9月後,國會在一般議題上都會出現議而不決的局面,難達成有利的決策,亦令股市增添波動。

小知識
技術分析以飛船命名

興登堡凶兆(HindenburgOmen)是一種聲稱可預測美國股市出現股災的技術分析,由失明數學家米耶卡(JimMiekka)於1995年發明,其後由他的市場技術員KennedyGammage,以1937年墜毀的德國的興登堡號飛船命名。

空難造成36人死亡

據悉,Gammage原打算將這個技術指標命名為「鐵達尼」,但發覺這個名字已有人用了,才選用現時的名稱。
儘管上周四出現的凶兆尚待確認,但Schaeffer'sInvestment策略師RyanDetrick表示,該訊號其實已反映市況正在惡化。
不過,投資通訊《StockmarketCycles》作者PeterEliades指出,上周四創52周新高的股票中,超過9成是優先股、入息信託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等,惟嚴格而言,大部份創新高和新低的股票應為普通股,才算符合興登堡凶兆的條件。
興登堡號飛船在1937年5月6日,由德國飛往美國途中,準備着陸的飛船在離地面300英尺的空中起火,船體內的氫氣導致大火迅速蔓延,飛船在34秒內被焚毀,造成36人死亡,成為當時航空界最慘重的災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