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擁有生命,可美化環境;架空電纜則在供電網絡中舉足輕重。如何令兩者和諧共存,是極大的挑戰。中電的供電範圍山巒起伏,輸電網絡中逾四成為架空電纜,而香港又擁有大量生長迅速的樹木品種,如洋紫荊、大葉相思、白蘭等。若樹木觸碰到電纜,將會導致電力故障。在惡劣天氣情況下,如狂風暴雨或颱風時折斷的樹幹,一旦觸碰到架空電纜,可能會影響供電可靠性。
修樹改變生長方向
為確保供電系統的穩定性,中電在2000年從外國引入專業的農林護理技術,經過十年發展,農林護理隊可在不停電的情況下,安全地修剪樹木。既照顧到電力的可靠性及公眾安全,也保護環境。
農林護理技術包括「導向修樹」及「三刀法」。修樹必須注意位置及方法,若修剪不正確,細菌便會在切割面乘虛而入,最終導致整棵樹枯萎,因此工作前必須就樹木進行風險評估。此外,農林護理隊隊員會根據樹木的生長特性,決定修剪角度。透過「三刀法」,令切割面平滑,樹木保持完整,並可加速切割面的復元,避免細菌入侵。修剪後,樹木會將養份輸送到其他枝幹,繼而改變樹木的生長方向。換言之,大自然與電力可和諧共存。
市民如發現樹木與架空電纜距離接近,可聯絡有關電力公司派員檢查。
中電資詢通:2678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