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出口保持強勁增長,運費重越歷史新高,配合本月及下月各大船企相繼加價,集裝箱航運股終於捱過最艱難時期,今年可扭虧為盈。中海集運(2866)對運費敏感度最高,股價初見蠢動,有機會在下周三放榜前炒上。
航運股大致分乾散貨及集裝箱,中集主要從事集裝箱運輸業務,旗下128艘船舶,總箱位接近50萬個標準箱,運載力內地最大。早前集團發盈喜,預期半年虧轉盈,坊間預期單是第二季可賺3億元人民幣,全年預測純利6.5億元人民幣。預測PE雖高達35倍貴絕同業,但隨着運費看漲,中集放榜後Re-rating(調高預測)機會很高,背後有三大原因。
乾散貨價格主要睇波羅的海指數,而集裝箱價格則參考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CCFI年初迄今累升約兩成,上周五報1211.79點,重返08年2月歷史新高。單計下半年,指數長期徘徊1200水平,較去年底高逾兩成。
高價接單賺盡溢價
指數半年漲兩成,當中並未計及現價(spotrate)運費按年飆升逾倍數字。眾航運股中,暫以中集用現價接單比重最大,百分比超過50%。這亦可解釋當淡市如08、09年時,中集未能以遠期(future)合約價鎖死利潤,令業績大幅見紅,不過反過來講,在行業復蘇周期,中集卻能成功以高價接單,賺盡溢價,如押注出口行業持續復蘇,中集某程度提供槓桿放大回報效應,反之亦然。
出口行業是否持續復蘇,由海關總署數字可印證。第二季起,內地出口以逾30%驚人速度反彈,上月出口增38%,總額為145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上海航運交易所資料顯示,現時歐洲線及北美線艙位使用率分別維持9成及95%以上,而大部份船公司繼月初徵收旺季附加費後,亦宣佈9月1日起加價,漲幅約300美元或10%,價量齊升,航企今季盈利能力會進一步加強。
技術上,中集沿上升軌道向上推進,建議3元或樓下收集,以年初高位3.67元為中線目標,跌穿2.70元止蝕。
王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