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力谷內需,為一眾內需股帶來支持。然而,於去年10月上市的澳優乳業(1717),股價在上市初期由招股價4元,急升至7.25元的高位後,股價便拾級而下,拖累多番增持該股的基金損手。
據聯交所資料顯示,富達基金母公司FMRLLC於8月10日,以每股0.628美元(約4.90港元)沽售592.9萬股澳優,套現2904萬元,持股量由8.13%降至7.97%。
事實上,FMR自澳優上市以來密密增持,去年10月23日,FMR首次披露持有澳優逾5%。今年4月以來,FMR已5度增持該股,持股量最高達8.13%。然而,澳優股價卻「越買越低」,今年來已累跌28%,顯著跑輸大市。澳優將於本月30日公佈中期業績,FMR在業績前減持,未知是否看淡其盈利表現?
比亞迪亦捱沽
另外,FMR亦於8月11日減持比亞迪(1211)117萬股,平均每股6.635美元(約51.80港元),涉資6055萬元,持股量降至5%以下。事實上,內地汽車市場在近月出現放緩,當局公佈6月及7月的汽車銷量按月分別跌21%及11.9%。
外資大行亦陸續加入唱淡比亞迪。野村昨發表報告,預期比亞迪將受累於汽車付運量下跌,目標價由94元大幅降至62元。大摩及高盛也相繼調低其目標價,其中高盛最為悲觀,看41.22元,意味較比亞迪昨日收市價48元尚有下跌空間。
張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