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信用卡息口高,部份在職人士未必有能力應付,何況尚在求學的一眾大學生。隨着大學近日陸續舉行迎新活動,新生一般都會申請信用卡傍身,埋下「碌爆卡」甚或破產伏線。有大學生因家境問題欠下近5萬元卡數,結果無力償還,最終只能輟學投入職場賺錢還債。
大專生使用信用卡消費近年越趨普遍,不少銀行更於大學迎新日推出各種優惠,吸納大學生客戶。但根據學資處最新數字,08/09學年共錄得459宗大專生破產個案,絕大部份因信用卡欠款「投降」。校方及社工接獲的求助個案卻寥寥無幾,香港大學學生事務長周偉立表示,過去三年因信用卡或銀行貸款問題而求助的個案只有1宗。
「欠5萬卡數 惟有輟學」
去年「上莊」參與學生組織事務的大一生阿Man表示,學會活動經費不足,很多時只能靠自己「硬食」,「咁想做好個莊,咪自己碌卡pay住先,搞吓camp搞吓活動一個人都要自己畀兩千幾蚊」。
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個案輔導員梁羲文表示,外界認知的大學生欠債情況僅屬冰山一角,「好多時學生爭錢,可能靠父母親戚解決,去到要搵社工或者學校嗰啲,通常都好大鑊」。他舉例指,其中一個案年僅22歲,因家境貧寒只能以信用卡借錢度日,欠下5萬元貸款,加上10萬元政府學費貸款,「政府嗰筆仲可慢慢還,5萬卡數只係息都還唔起,惟有輟學」。
梁羲文指出,學生往往出事後才知道息口可怕,「我哋計畀佢睇,你爭1萬,minpay(最低還款)係每月300,還足一年3,600,但係仲爭緊9千幾蚊,佢哋先知有幾大件事。」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08年曾進行市民使用信用卡的調查,成功訪問501名信用卡賬戶,發現他們每月平均簽賬約7,000元,五成因理財不周「使大咗」或想保留現金在手而拖欠卡數,欠卡數的受訪者中有三成人只還最低還款額。一半受訪者認同欠卡數會感到受控制,嚴重影響生活質素。負責調查的鍾庭耀指欠卡數者應找理財專家協助,建議政府將理財技巧納入通識教育中,令學生自小養成妥善理財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