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圍村大會反對建骨灰龕質疑先斬後奏 趁未列古蹟改建

新圍村大會反對建骨灰龕
質疑先斬後奏 趁未列古蹟改建

【本報訊】「歷史建築走晒樣,元朗新圍變龕場!」近百名新圍村居民昨日集會發起簽名運動,反對發展商擬在村內興建全港最大型的骨灰龕。有村民及立法會議員質疑有人先斬後奏,收購古物古蹟辦事處擬列作歷史保護建築物,趕建私人骨灰龕場。
發起今次居民大會的村民謝民富說,新圍村現有12間村屋,被古蹟辦劃入歷史建築物評級,6間分別評為二級及三級,其餘6間有待評審。他住了51年的61號祖屋「漢盧」已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物,卻被持契業權人賣給發展商。77歲母親與兩名兄弟面臨逼遷。

不想與龕場毗鄰而居

他昨日在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聲援下發起村民大會,簽名反對在村內建骨灰龕。他說,龕場所在的60號村屋,被劃入古蹟辦歷史建築物名單,有待評級。
住所緊靠明月山的郭太和周先生表示,與陰宅毗鄰,難住得心安。古蹟辦指,明月山所在的60號村屋,評級仍未確定。
出席村民大會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成智批評,特首曾蔭權早前催促全港各區增建骨灰龕,助長有人在政府收緊規管前,趕建骨灰龕謀取厚利。政府應叫停涉嫌違建的骨灰龕,保障消費者權益。公民黨陳淑莊直指,早前景賢里的歷史建築和大浪西灣的生態環境,全給發展商詐作不知政府保育政策,肆意發展破壞。
問博控股昨晚發表聲明,強調明月山是依法發展,更否認在60號村屋設置骨灰龕位。對於屋宇署飭令清拆項目大的違規建築,問博辯稱,有關部份只用作擺放佛像,並無骨灰龕位。聲明表示,願以優惠價甚至免費向村民提供龕位。

村民昨舉行大會,反對村內興建骨灰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