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仍然能夠享有長俸的人,相信都是年過50歲,1995年前入職政府的公務人員,這是香港在英國殖民地時代,給予所有公務員的優惠。
當年能夠入職政府,都享有鐵飯碗。工作表現不論如何,薪高、糧準、假期多,最重要是退休後,還有一份長俸,按工資的百分比,每月仍可在政府支取現金,直至升上天堂為止。
當然,在職時每人都需要在薪金扣一個百分比,大概5%,即是出糧九五折。當年女孩子選對象都以公務員為首選,原因亦在於夠穩陣、安全,這便是2000年強積金之前的故事。之後公務員入職都是合約制,約滿後轉為長工。
強積金難應付退休
現時的打工仔,或者自僱人士,皆會參與強積金,不過,以現時參與的計劃,退休金所得的金錢,一定不足以維持以後的20至30年開支,還未計及通脹的因素。
進取人士會買入物業投資收租,不過,經過「負資產」一役,原來物業可跌65%,現時樓價攀升,租金回報只有2%至3%回報,還未計及加息、裝修折舊及樓價下跌等因素,加上政府頻出手壓炒樓活動,現時買樓收租不化算。
期權小生意 也可做大
現時不少人投資股票為退休作準備,亦有人以月供形式,如每月以2000至5000元購入兩至三隻股票,分散風險,稱為平均買入法。優點是不用傷腦筋,但費用很昂貴。
試想想,買入3隻股份,要付出3次佣金,每個月如是;當收取股息的時候,亦同時收取3次股息手續費,是否化算,見仁見智。
那麼怎樣加強自己的「養老金與長俸」?記得此專欄筆者的第一篇文題為:中年覺萬事憂,做期權樂悠悠。期權是一種小生意,但你也可以做大。
Fongf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