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中共領袖為何沒有幽默感 - 孔捷生

探針:中共領袖為何沒有幽默感 - 孔捷生

上一篇談及中共領導人沒有幽默感,也不盡然。歷代皇朝之開國雄主,權威最盛,睥睨天下而百無禁忌,毛澤東便是這樣的人。儘管毛的語言十足「痞子化」,但他有幽默感並厭惡黨八股,他在《反對黨八股》中輕蔑地譏諷「語言無味,像個癟三。」
毛反黨八股,是因為只有他才敢反。追想毛會見基辛格時那些粗鄙笑話,「你們要中國女人嗎?可以給你們一千萬。」基辛格打個哈哈旋即把話題岔開,但毛不依不饒,執意要談女人輸出,基辛格吃不了只好兜着走,托詞:「這真是奇妙的提議,我們會研究一下。」連在場的中方女繙譯、毛的外甥女王海容也犯顏進諫,請求不能公開這段話,基辛格馬上同意。臨別時他和毛開玩笑,下次也許向記者公佈這一段。毛慨然道:「我甚麼也不怕。」
毛之後又歷幾代,誰敢如此放誕不經?更兼一代比一代權威弱化,就越來越黨八股。這非關話語,而是心理桎梏。江澤民性好表演,卻無風趣之句傳世,惟見發飆訓斥香港記者「悶聲發大財」,夾雜半鹹半淡的粵語,卻一點也不幽默。再觀胡錦濤,本來是清華團委文娛骨幹,能歌善舞,直到今日他矯健凌厲的乒乓球抽殺,還嚇得日本福田首相不敢應戰。可見胡的克己內斂不在身上而在心裏,他在漫長的閉關修煉期中,被深不可測的潛規則所異化,他的言行舉止,就是「偉光正」的總象徵。至於溫家寶,擅長親民卻不諳幽默。他是億萬子民「溫爺爺」的化身,語彙裏恩情、悲情和慈愛無比充沛,惟獨不能有幽默。
如今放眼第五代,均係「十八大症候群」,適逢臨近換屆,個個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按說習近平是太子黨,不拘繁文縟節,太太又是文藝界名角,小習應頗有生活情趣,惜哉被立為儲君,便謹言慎行,言必稱八股,香港政改修正案被他一再否決,更有「這事到此為止」的決絕之語。汪洋對撐粵語風潮之疾言厲色,也是「十八大症候群」所致。反觀薄熙來,上位基本無望,反而比較敢作敢為,他在重慶打黑和率先開啟城鄉戶籍改革,都未得到中央授權,不管薄出於何種目的,這都是打破政治悶局僵局的驚人之筆,中央為之錯愕,卻礙於輿情向背,不能出手阻止。即便如薄熙來這樣的異數,也聽不到他有過妙語如珠的幽默。
說到頂戴英國爵位的曾蔭權,幽默有一點,多用於「寸人」,這亦聊勝於無。但曾特首晉見北大人,都比見港督、英相、女皇緊張得多,誠惶誠恐,汗不敢出,拿着小本子點滴謹記,狀如小廝。畢竟天威熾盛,他早忘了幽默二字怎麼寫。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