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能坐視樓市爆煲 - 盧峯

蘋論:不能坐視樓市爆煲 - 盧峯

在樓價居高不下甚至屢創新高的情況下,特區政府終於再次出手希望冷卻處於非理性亢奮的樓市。上星期五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先生公佈新的三招十四式,希望從行政措施、按揭政策、土地供應等幾方面入手防止樓市樓價繼續升溫,具體措施包括新盤不准以確認人方式轉手,沒收定金的比例從百分之五升至百分之十,非自住物業及一千二百萬元以上物業的按揭限額為六成,再主動推出三塊小型土地拍賣以增加中、小型住宅供應,重推南昌站上蓋項目招標……等。
撇開措施是否有效、有多少效果不論,特區政府再次推出壓抑樓市措施是有必要的,是不應再遲疑的。若果未來幾個月樓市繼續升溫,特區政府更應該考慮推出更強力、更長遠的政策,防止樓市泡沫蔓延擴散至整體經濟,造成巨大扭曲及破壞。
從○八年第四季樓市輕微調整後,過去十八個月本地樓市可以說越升越有,越升越厲害。即使創出天價的「天匯」不算,不同地區的新盤、二手樓盤價格均大幅上升三、四成甚至更多。位於非豪宅地段的新樓盤成交價動輒過萬元一呎,位置稍好的則接近兩萬元一呎。另一方面,大型屋苑價格大部份重返九七年高峯期的水平,有的更超越九七年時的天價。這樣不斷上升的樓價不但令一般上班族、年輕人望樓興嘆,甚至大型銀行主事人也認為樓價已明顯脫離市民收入水平及購買力。
若果再不採取措施讓樓市降降溫,讓過高的樓價穩定下來,樓市便可能出現重大扭曲,置業者便會出現「恐慌性購買」(panicbuying)的情緒,令樓價在短期內急升,令樓市泡沫失控,埋下泡沫爆破遍地負資產的危機。為免這樣的惡果,為免回歸後地產泡沫爆破引發的經濟低潮重現,特區政府實在不能再袖手旁觀。
而從國際大環境來看,及早出手控制樓市泡沫也是必要的。先說中國。內地樓市在中央政府大力調控下勉強穩定下來,停止了過去大半年來的瘋狂升勢。然而內地的游資仍然非常充裕,內地房地產投資者及炒家依然磨拳擦掌希望藉樓市投機炒賣搵快錢。既然內地樓市暫時受遏,不能再肆意炒作,部份資金、投資者轉移到香港樓市是正常不過的事。要知道活躍內地樓市的資金數以千億元計,只要部份資金來港,本地樓市肯定瘋上加瘋,變得難以收拾。
除了中國熱錢外,美國經濟持續疲弱令聯儲局不得不繼續放鬆銀根也可以令香港樓市火上加油。從聯儲局的聲明及利率期貨可以看到,美國的超低息環境至少維持到明年下半年。由於聯滙制度香港利率必須緊跟美國利率,香港在未來十二到十八個月將繼續處於接近零息的狀態,按揭及借貸利率則停留在極低水平。在借貸成本極低下,資產市場特別是樓市肯定繼續熱火朝天,炒家及投資者肯定更肆無忌憚的入市掃貨,把已比天高的樓價推的更高,把已成形的房地產泡沫吹得加倍膨脹。
顯而易見,不管從國際大氣候或香港小氣候來看,本地樓市正形成越來越巨大的泡沫及經濟風險,特區政府不能不及時處理,不能再視若無睹。要是任由「恐慌性購買」的氣氛形成,要是任由地產市場被扭曲,回歸後長達七年半的經濟困境便可能在一、兩年後重演,令無數業主、市民受害。
(明天我們將會討論三招十四式的成效)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