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言《財經》分析 規劃不善導致災難泥石流「覆舟曲」是人禍

敢言《財經》分析 規劃不善導致災難
泥石流「覆舟曲」是人禍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內地哀悼甘肅舟曲泥石流中1,248名死者之際,今日出版的《財經》雜誌以「覆舟曲」為題,公開質疑災難的原因在於舟曲當地環境破壞、規劃不善,直指這是一場人禍。由於封面的用字相當獨到,網民爭相猜測該雜誌有弦外之音。

以敢言著稱的《財經》雜誌,在探討舟曲泥石流成因的報道中指出,舟曲本身是一個「脆弱的山城」,當縣城建在一個U形的山谷之中,山多平地少,這樣地形本身已有利水流彙集,為山泥提供流動的動力,當地泥石流的頻密程度在甘肅、全國都屬罕見,1989、1992年曾兩度發生大規模泥石流。
在這背景之下,當地政府不但沒有好好保護水土,在過去幾十年不斷砍伐林木,在1998年當局禁伐之前,95%財政收入來自林業,森林覆蓋率只剩下兩成,令素有「藏區江南,泉城舟曲」之稱的舟曲變得滿目瘡痍,與直線距離60公里、一山之隔的四川旅遊勝地九寨溝比較,更是天淵之別。這次爆發泥石流的三眼峪溝,更是上世紀80年代破壞最嚴重的地區。

舟曲災區昨日舉行儀式悼念遇難者,約有5,000人參與。美聯社

安徽含山的小童昨拿着鮮花,為舟曲打氣。新華社

砍伐林木 開發水利又採礦

在禁止伐林後,舟曲當局又大力發展水電站和礦產,平均每10公里便有一座水電站,當地開發水利、採礦,不但令森林無法復原,而且令水土繼續流失。
可是,當局卻在這個生態已被破壞、早被認為不適合居住的區域中,選擇狹小平地興建縣城,當地的人口從1959年不到一萬人,增至現在的五萬人,人口密度比省會蘭州更高。人口不斷增加,各種建築無規劃地興建,並且陸續移往有泥石流危險的區域,當中包括死傷慘重、原有2,000多人口的月圓村。

《財經》雜誌封面故事以「覆舟曲」為題,直指舟曲泥石流是一場人禍。互聯網

剛走出地震的陰影,青海玉樹的學生昨日默哀,悼念甘肅遇難民眾。新華社

經費不足 撤除泥石監測點

當地政府在接連發生泥石流之後,原來設有多個泥石監測點,可是隨着縣城發展、經費不足,監測點陸續撤除,自1997年起三眼峪溝更無人看管,而當地興建的多條攔阻泥石的堤防,早已被山泥填滿,形同虛設。
舟曲縣城在前年四川大地震中損毀嚴重,當局撥款30億元重建,當年有見於縣城有泥石流風險,不宜重建,但當地的水保局局長高輝明卻說:「地震後剛剛原址重建,作為國家級貧困縣,舟曲只可能在老城的基礎上發展。」這無可避免引發致命的惡性循環,埋下下次災難的伏筆。
對於《財經》的報道,網民感到「寓意深刻」,題目更有「水可覆舟」、表達民怨之意。網民還表示,封面沒有改用黑白印刷,是要說明「兩千死者罹難是帶血的」。
《財經》/本報記者

山西運城學生點蠟燭,為舟曲的民眾祈福。路透社

本港灣仔金紫荊廣場昨下半旗,哀悼舟曲泥石流遇難者。簡明恩攝

舟曲最新傷亡情況

死亡:1,248人
門診治療:1,498人
失蹤:496人
重傷住院:66人
獲救:1,243人
資料來源:新華社

點滴
郭德綱賑災捐出20萬元

北京著名相聲演員、被當局列為「三俗」(低俗、庸俗、媚俗)代表的郭德綱,前晚在北京一個劇場恢復演出。演出結束後,他宣佈分別以本人及其劇團德雲社的名義,捐出20萬元人民幣給甘肅舟曲的災民。他更表示為配合全國哀悼日,取消昨晚的演出,以示紀念災區死難者。
騰訊網

受災高考生降取錄分數

甘肅省教育廳負責人表示,為讓災區高考考生有更多升學機會,決定將取錄受災考生的分數線降30分,600多名未被高校錄取的考生,不管是否有填報升學志願,只要高考考到200分,都可在甘肅省內升學。在泥石流中父母雙亡的考生,高校學費全免。
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