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緊跟中國打壓樓市的步伐,上周再推3招14式壓樓價,港府最終有幾狠,大家走着瞧;不過,中國遏樓市的力度,已靜靜地伸延至明年信貸的領域。
打從嚴控房貸政策、嚴打地方融資平台貸款、封殺銀信產品,以至勒令銀行明年底前將表外貸款轉入資產負債表,按150%撥備覆蓋率計提撥備以控制風險。人民銀行從「水源」方面調控樓市,招數越出越辣,尤其是將表外貸款,轉入資產負債表並計提撥備這辣招,影響力將延至明年。
處理表外貸款銀行難勇貸
中國所有商業銀行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資本充足比率為11.1%。雖然多間大銀行先後公佈供股集資計劃,提高資本充足比率,但要知道,有關集資大計,未將表外貸款轉入資產負債表,並計提撥備這招計算在內,各大銀行明年底前要將表外貸款「撥亂反正」,勢必影響資本充足比率;換言之,銀行明年更不能勇貸。
中信銀行(998)行長陳小憲上周四坦言,資本充足率仍存在挑戰,至於表外貸款將擠佔銀行貸款。小民相信,信行在處理表外貸款上並不孤獨,不少銀行亦面對同一難題。
不過,與地產項目有緊密關係的地方融資平台,將是中央下一步要解決的,亦即是說,銀行有排頭痛。惠譽早前估計中國銀行截至6月底止,有逾2.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信貸餘額,沒有反映在銀行資產負債表內。
地方融資平台涉及的更是天文數字。高盛上月發表報告估計,中國銀行業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截至上半年,該部份貸款餘額為7.7萬億元,佔行業貸款總額16.2%,其中27%貸款對應的項目擁有充足現金流用於償還貸款;約50%貸款將依賴借款人和潛在抵押品或貸款擔保人的現金流;約23%貸款視為高風險貸款。若中央鐵令整改,銀行面對的風險可想而知。
未來調控看地產商減價否
問題就在這裏,最近來自中銀監的消息稱,商業銀行發現的部份貸款存在不合規問題,但這部份貸款不能直接等同於不良資產。當中地方融資平台的貸款風險,可得到防控和化解;商業銀行撥備充足,有良好風險抵禦能力。
好一招七擒七縱,先看看表外貸款處理效果,再研究地方融資平台貸款應出甚麼力度,當然力度強弱還看地產商願不願意降價賣樓,正如萬科主席王石說,不減價賣樓就是與政策對賭,他提到國家絕不會因為刺激內需而中止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各位好友,收到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