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海通資產管理(香港)上周先拔頭籌,在港推出首隻零售人民幣基金,擬集資50億元(人民幣.下同)投資境外人民幣債券。由於本港目前已發行的人民幣債券數量有限,該基金被指缺乏投資對象,可能出現負回報。昨日來自美歐中日的八大投資銀行齊發言,大談人民幣產品將在港大行其道,「曲線」撐海通。
中銀國際、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銀美林、巴克萊、瑞信、瑞銀及野村,都有固定收益部人士參加海通召開的會議。海通表示,出席的發行商及投行,很有可能成為未來投資對象的交易對手。
投行料成交易對手
海通業務發展董事陳再華表示,8月11日開始公開發售的海通環球基金,目前銷售情況符合預期。根據海通披露的資料顯示,海通環球人民幣收益基金,將投資境外人民幣債券、人民幣存款及其他境外人民幣收益工具,如可兌換債券、商業票據、短期票據或債券,其中投資企業債的上限為70%,即35億元。
不過,目前香港只有合和公路(737)發行了13.8億元人民幣企業債,且息率僅2.98厘。其他在港人民幣債券的息率也只有2至3厘。基金管理人孔維鵬(圖)表示,該基金初期將保持足夠流動性,以確保有新的人民幣產品上市時,基金可及時參與。
他透露,目前基金除在二手市場配置投資外,也保持一定比例具靈活性的存款。人民幣債券市場會很快發展起來,屆時將盡量投資企業債,提高基金收益,一旦小QFII申請成功,也會及時調整投資比例。
高盛固定收益部執行董事王程表示,今年下半年評級較好、以人幣計價的企業債將上市,但數量不太大,在10億元以下,測試本港市場需求。該債券的投資者包括海通等先行基金,以及擁有人民幣資產的本地銀行。如果市場反應理想,未來將推出大量產品。對於基金回報率,孔維鵬表示,將奉行「風險可控、收益可觀」原則,為投資者提供多一個資產配置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