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做了這一代人的出奇蛋,聽歌、睇片、打機、上網、checkemail……一次過滿足你四五六七八個願望。不過講到最厲害又最令愛閱讀者開心的,正是可以一次過放幾千幾萬本書於一身,令電子書、E雜誌熱潮「嘭」一聲湧過來,咁到底仲會唔會有人行書店?
記者:葉雪芯
攝影:楊錦文
Model:Kitty@Puremodels
電子閱讀器
跟大家說說歷史:電子書不是新鮮事,全球最大的電子書店amazon.com現時至少有63萬本電子書供顧客選購,早在2007年已推出了電子書閱讀器Kindle,之後有全美最大書店Barnes&Noble自家研發推出的電子閱讀器Nook接力。這幾年電子閱讀在香港始終不成氣候,但近日將這風氣重新推高的,絕對要歸功今年上場的iPad。A4尺碼,薄薄機身,閒閒哋入幾千本書不成問題,花費一個幾毫隨時下載報刊App,一機幾用,開波即賣個滿堂紅。或者你還嫌iPad好賣只是一件潮流玩物,但論閱讀,事實又不能睇小它的影響力,首先是嚇得對手Kindle馬上由每部售價$2,000劈價至$1,500,就連今年書展都另闢一角專門讓人下載讀物,而不少出版商、書商更落力推銷電子刊物,大時代即將來臨。
免費App吸引我閱讀
有傳媒人說過,愛睇小說、文字創作的人始終會買實體書,但iPad的出現,首當其衝受歡迎的反而是雜誌報刊。手握iPad的Curtis十分認同,「好多人上網買App睇電子雜誌啦!香港雜誌好多都係講潮流消費或者新資訊,簡單直接為主,快速瀏覽過就得。一本雜誌喺書報攤都要十幾廿蚊,買個App只係幾毫子至一蚊美金,而且有唔少日本雜誌仲係免費App,雖然只得十幾頁試睇,但足夠我過手癮!講緊係幾百個App喎,每本睇十幾頁都夠我睇幾年!」Curtis說,方便又着數的免費App,反而令他睇多了書,「家乜書都睇,唔使錢,下載了唔啱睇都無關痛癢。如果有合心水雜誌,我畀錢期期下載佢個App又何妨?」現時他看的主要是香港和美國電腦雜誌。
iPadfit晒漫畫迷
Francis自認是MAC迷,同樣也是漫畫迷,但自從有了iPad,家中的漫畫就被他一併丟掉,「你問鍾意睇書嘅人,其實佢哋最鍾意儲書。我以前買好多漫畫,尤其鍾意睇港漫,雖然薄薄一本,但儲到一屋都係。香港地,地方好大咩!無位擺之餘,儲埋一幢幢書仲搞到好多書蟲。有部iPad之後,我丟晒啲書,scan晒之後入番落iPad,一部機儲晒幾百本漫畫,幾爽!家得閒就會下載漫畫App,仲使乜行落街搵書報攤買漫畫睇?」愛買愛儲,不一定愛睇,Francis坦言以前有些漫畫買返來未必有睇,但現在一機在手,未睇的現在反而重拾舊夢睇番晒,仲大讚畫面質素好過實體書,「實在太方便,上車睇幾頁,好易消磨時間。而且用iPad睇漫畫認真一流,個『書度』完全fit晒睇漫畫!另一樣抵讚,係畫面仲靚過睇印刷,顏色好突出,乜嘢刀光劍影完全活靈活現,如果遲啲會出埋片同埋聲音,你話幾正!呢方面iPad做到啦。」
我們就是internet世代
同樣用iPad睇書、又會上AppleStore的iBook買書的Mason和AK,雖然都認同電子閱讀勢成風氣,但他們說傳統的實體閱讀始終不會死,「我哋呢一代就是internet世代,但人口會老化嘛,老人家依然係好多,仲係有一群人係好鍾意去酒樓邊飲茶邊揭報紙雜誌,睇住個mon對眼又唔好,如果真係拎住睇白紙黑字,的確係舒服啲。雜誌喺iPad呢個平台係行得通,以後可能電子書會取代印刷,但書就未必可以完全取代。因為家啲人買書唔係為內容,有時可能係有其他目的,例如買寫真係為咗周秀娜個簽名,訂雜誌為咗贈品,太多書嘅周邊合作產品,令到大家去買書。如果個個都去買App或者去iBook下載,對於書商來講咪少咗個機會同其他牌子crossover賺錢囉,所以書係繼續會做得住!」
未來衝擊教育界
電子書捧場客Gary喜歡下載免費App,其中本地電子雜誌《myappazine》他期期都看,他覺得電子閱讀不單止衝擊報刊雜誌界,可能連教育界都有好大衝擊,「以後可能教科書都可以全部靠一部iPad搞掂,上堂到交功課統統用iPad同internet做晒,學生唔使再揹重重書包。我眼見好多細路家都唔會再拎一本本玩具書出街,有好多又益智有教育意義又免費的App可以下載,父母都唔使再買嗰類玩具書,小朋友拎住個iPad手指指、篤篤吓,會發聲又會有動畫睇,邊玩邊學,畫面又靚,更加吸引佢哋去學習。不過可能呢個趨勢會行得慢啲,家長都會驚小朋友拎住部iPad唔係睇書咁簡單,仲會玩其他娛樂,而且香港人版權意識唔強,全部將閱讀電子化仲會有好多翻版問題。但長遠來講,電子閱讀係一定o架喇。」